藏在微信里的母爱
○ 张保泉
儿子今年17岁,上高二,在我眼里是大小伙子了。
“五一”放假前,他和几个好友相约,去湖南长沙游玩。这一决定可把妻子担心坏了。毕竟儿子长这么大,还没有单独出过远门。
在儿子出发前的几日里,妻子就忙着为他准备旅行的物品,操心着儿子的衣食住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她还反复叮嘱孩子,到了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说得多了,儿子就有些不耐烦了。
出发当日,妻子又问儿子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儿子一脸嫌弃地回答说,妈妈,我都告诉你3遍了,要坐8个小时。妻子一脸疑惑,你说过吗?我怎么没印象?我笑了笑,儿子确实说过了。是你太紧张、太担心了。放心吧,儿子和朋友们一块儿呢,不用太焦虑。
儿子和我们挥手告别,我和妻子望着渐行渐远的火车,突然意识到,往后几天,我们只能通过手机和他联系了。妻子人在家中,心却随着儿子一起去了长沙,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的,不停地翻看手机,看有没有儿子发来的信息,边看边抱怨:“这孩子也不知道发个信息、拍个图片报个平安。也不知道火车上能休息好不……”
直到儿子发来在火车上拍的照片,她的一颗心才总算放了下来,可继而又担心儿子晚上的住宿问题,不知道他们订好了旅馆没有,旅馆是否干净卫生、舒适……
晚上9点多,儿子和朋友们顺利到达长沙,给妻子发了定位和旅馆的名字。她连忙从网上搜到了那个旅馆的照片,见是一个破旧的小旅馆,怕儿子晚上睡不好,连忙打过去视频电话聊了一会儿,叮嘱各种注意事项。妻子这一系列举动,把“儿行千里母担忧”诠释得淋漓尽致。
正在睡觉时,旅馆老板操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打来电话,告知我们未满18岁的孩子住旅馆,必须登记监护人的身份证,确认和这个孩子的亲属关系。
一番折腾之后,妻子失眠了,坐在床头翻看着和儿子的聊天记录,久久不能入睡。
儿子不在家的这几天,妻子每天早上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查看长沙的天气。家乡这几天降温,她便担心那边天气不好。当看到长沙连续几天都是三十八九摄氏度高温的晴天,她感到欣慰之余又担心儿子被晒伤,连忙发信息提醒他做好防晒工作。
以前看到“因为牵挂一个人,而去关注他所在城市的天气”这样的说法,我都会觉得矫情。现在看到妻子这样,却觉得十分自然。
儿子发来他们吃午餐时的图片,妻子看到十分丰盛,便开心地笑了,发信息让儿子多吃点。忽然又想到湖南人都喜欢吃辣,儿子不吃辣,又连忙问儿子合不合口味。我笑妻子神经过敏,乱了方寸。妻子却回怼我,儿行千里母担忧,哪像你,就只知道问儿子钱够不够花。
“都17岁了,独自远行,去锻炼、磨砺一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出门在外,只要保证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就没问题。”我说。
妻子瞪了我一眼,又和儿子通过微信聊了起来。
儿子在长沙旅游的这几天,我们通过他实时分享的图片和视频,对长沙进行了一次云旅游。
17岁少年第一次远行,充满了新奇、探索与兴奋。当然,在这背后,也包含了一位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担心与牵挂。
母亲的爱,在这个初夏通过微信,如涓涓细流、缕缕清风,传输到儿子身边,绵绵不绝。
母亲的爱,似夏日骄阳,永远热烈而又那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