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西医结合疗法助瘫痪患者重获新生

——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成功开展针刺脊髓电刺激术

□ 周长才 刘雨蒙

脊髓功能障碍是由外伤、椎管狭窄、肿瘤或炎症等因素导致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严重时可出现完全瘫痪、感觉缺失,以及排尿、排便反射障碍和呼吸功能受损。一旦确诊为完全性损伤,患者往往终身依赖轮椅且伴有大小便失禁等并发症,承受着严重的心理负担。

73岁的患者赵海燕(化名)因颈部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导致脊髓功能损伤,虽经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并保留大部分脊髓功能,但术后仍遗留了肢体无力、大小便无法自己排出的问题。在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外科住院期间,治疗团队采用新型针刺脊髓电刺激技术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据脊柱脊髓神经外科副主任许鹏介绍,该技术融合了中医的针刺手法和西医的电刺激技术,传统的植入式脊髓电刺激需要在手术室麻醉条件下进行,操作复杂、成本高昂。相较而言,新型针刺脊髓电刺激技术几乎无痛,通过超声引导,将纤细的电极针精准植入脊髓附近区域,每天仅需一小时的低频电刺激,即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整个过程无需麻醉,患者无明显疼痛或不适。

在实施脊髓电刺激新技术前,医院组建了由神经外科、康复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治疗团队,神经外科副主任李学元带领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制订了个体化治疗计划。治疗启动阶段,医师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精确定位硬膜外腔目标区域,随后使用一根纤细如发的针型电极,沿超声引导的路径精确进针。在操作中,根据实时超声图像动态调整角度和深度,确保电极精准植入硬膜外间隙;植入完成后,设置参数启动电刺激治疗。整个微创操作过程安全可控,患者仅有轻微不适。

经过一周治疗后,赵海燕的大小便功能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可自行排便并恢复排尿感觉。下肢力量也明显增强,能在他人辅助下站立。

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首席专家肖以磊指出,脊髓电刺激治疗脊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神经因子的表达与释放,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提高神经元兴奋性,改善突触传导异常;调节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可塑性相关。

针刺脊髓电刺激术作为一种非药物性、可调节的治疗方案,广泛适用于慢性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及与中枢神经损伤相关的肢体瘫痪方面的治疗。这种非侵入性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感觉功能和减少肌肉抽筋,还能为运动能力恢复奠定基础。随着技术不断完善,针刺脊髓电刺激术有望成为脊髓功能障碍的重要治疗选择,帮助更多患者重获生活自理能力。

2025-07-24 ——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成功开展针刺脊髓电刺激术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3518.html 1 中西医结合疗法助瘫痪患者重获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