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将“倾听”列入分诊必修课
本报讯(刘敏 苏含)“您闺女真是孝顺,给您买了这么多新衣服。”7月20日,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分诊处,工作人员周颖一句贴心的回应,让原本抱怨女儿“乱花钱”的阿姨笑逐颜开。这温馨的一幕,恰是该院分诊人员对倾听艺术的践行。在临床服务中,专业的倾听不仅是必备技能,更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纽带。
在皮肤科分诊处,周颖每天一般要接触200多名患者,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各种各样的沟通。她认为,有效的倾听需要“三步走”:行为上,立刻停下手头工作,神情专注、身体前倾,用眼神交流和恰当表情回应,不轻易打断对方;情绪上,做到感同身受,允许对方表达甚至发泄,不急于安慰或给建议;语言上,通过“这样呀”“你确实不容易”等认同式回应,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被重视。
“真正的倾听不仅要用耳朵,更要用心,听出话外之音。”周颖分享了一则真实案例,一位阿姨抱怨女儿“乱买衣服”,言语间却流露着对女儿孝心的欣慰。“这时若能领会其本意,适时称赞‘您女儿真贴心’,就能立即拉近医患距离;反之,若简单附和‘确实浪费’,反而会适得其反。”
实践中,医院分诊工作人员还总结出“不急于解释”的技巧。当患者表达不满时,贸然澄清易让对方觉得被否定,触发逆反心理。与其如此,不如先给对方倾诉的空间,给自己缓冲时间,待情绪平复后再沟通,往往能事半功倍。同时,面对负面情绪时,工作人员会及时调整心态,避免被影响,始终以平和态度回应。
如今,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分诊服务处,“倾听”已成为一门必修课。从听懂患者的抱怨背后的需求,到捕捉话语里的情感信号,分诊人员用耐心与智慧,让医患沟通更顺畅。正如周颖所说:“好的倾听能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与温暖,这份信任,正是医疗服务中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