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心的家访
本报记者 刘敏
3月23日,上午9时50分左右,东昌府区闫寺实验学校校长董玉芹和副校长满学旺再次来到学生小禾(化名)的家中,这是他们近日第3次来家访。
小禾是东昌府区闫寺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开启线上教学后,小禾的班主任3月19日拨通了小禾家长的电话。
原来,为保证所有学生能顺利上网课,闫寺实验学校对全校所有困境学生进行了排查。
3月19日,正愁借来的手机不知能用多长时间时,小禾的妈妈曹焕喜接到了学校的电话,她如实反映了自家的情况。
“家里3个孩子,只有两部手机,一个是我的,另一个内存小,上网时总是卡,勉强用着。”为让孩子们都能上网课,曹焕喜从亲戚家借了一部手机。
了解情况后,董玉芹安慰家长,让她不要焦虑,不要担心孩子线上学习问题,学校会尽一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学习的机会。
让曹焕喜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学校就把一部手机送到了家中。
这部手机,是满学旺捐的。“换了新手机,孩子们上网课就没问题了。”满学旺说。
到小禾家后,董玉芹发现,借亲戚的手机总是要还的,三个孩子上网课,其实还缺一部手机。于是,21日上午,东昌府区闫寺实验学校17名党员凑钱又买了一部新手机,并于当天上午送到了孩子手中。
3月23日上午,记者跟随董玉芹及老师们走进曹焕喜家时,孩子们正在上网课。小禾聚精会神,有陌生人来,他也没有因此分心。
“最西面这间,是聊城大学捐赠的‘希望小屋’, 两个男孩一起住。”曹焕喜说,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她在家带着3个孩子。
让曹焕喜更为感动的是,董玉芹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孩子在家情绪怎样,有没有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这次,董玉芹和同事再次到小禾家家访,是想了解孩子上网课是否顺利,家里还有没有其他困难需要解决。
面对心怀感激的学生家长,董玉芹一再劝慰。“这是你的孩子,也是学校的孩子,学校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孩子顺利上网课。”董玉芹说,孩子们好好上课,认真听讲,其实就是对学校最大的回报。
董玉芹表示,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校不会让一个学生掉队。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心理等状况,老师们会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