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一线人员子女和无人照看学生如何上网课
这个学校的做法很贴心
本报记者 刘敏
3月23日早晨,马睿楠和周怡辰被家长送到学校,在这里开始上网课。马睿楠和周怡辰,分别是北顺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自学校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因为家中无人照看,这两名小学生每天都按时到学校上网课。
为保证线上教学效果,北顺小学在开启线上教学之初成立了关爱小组,对抗疫一线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独自居家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精准帮扶,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关爱。
周怡辰的父母都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工作。“从一年级开始,寒暑假和春节,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在家。”周怡辰说,爸爸在实验室工作,每天接送她上下学,中午回家做饭。而周怡辰的妈妈是临床医生,每天早晨7点出门,直到晚上7点多才能回到家。
“我负责核酸样本的检测。”周怡辰的爸爸周长辉说,孩子比较小,让她一个人在家,父母不放心,就让她到学校上网课。不用一个人在家待着,周怡辰很高兴。
马睿楠的妈妈也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工作,负责核酸检测样本的分检,早出晚归。爸爸工作也很忙,加班是常态。“孩子一个人在家上网课,我们家长都无法照看她,无法保证上课效果,去学校上网课,孩子比较积极。”马睿楠的家长马士海说,特殊时期,学校的托管做法很贴心。
23日,是付祎卅老师在校值班的日子。按照计划,两个孩子上完网课后,她会对孩子的疑问进行辅导。按照学生的课程表,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课主要安排在上午。下午的课程有音体美、科学等。学生体育锻炼和自主阅读时间,也有老师陪伴。
通过电话沟通、上门家访等方式,北顺小学关爱小组共排查出特殊群体学生21名。学校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人一案”,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
北顺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抗疫一线人员子女和无人照看学生到学校参加线上教学,学校会安排专人负责陪同学习、辅导作业,实现了线上教学一个也不少,提高了线上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