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区里听瘦身经
聊城市中医夜校开讲辨体轻身术
本报讯(文/图 记者 孙克锋)“于老师讲得太精彩了,有听得懂的理论,有用得上的方法,有贴得近的案例,满满的干货。”7月26日晚,成无己纪念馆古城区馆内灯火通明,聊城市中医夜校第三课暨成无己讲堂第五讲在此开讲,80余个座位座无虚席,学员张大磊听完课,忍不住和身边人分享收获。
当晚,山东省名中医、聊城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于秀梅以《肥胖的经典解读及辨体轻身术》为题,从《黄帝内经》的“脂人、膏人、肉人”之说讲起,将中医经典与现代健康难题巧妙结合。她援引“肥人多痰”“脾胃虚实皆可致胖”等历代医家观点,解析肥胖与痰湿、湿热、气虚等体质偏颇的关联,让学员明白“为什么有人喝凉水都胖,有人吃饱仍瘦” 的中医逻辑。
针对最受关注的“怎么瘦”,于秀梅给出“辨体施治”的定制方案:痰湿体质者,喝山药薏米粥配八段锦“甩油”;湿热体质要忌辛辣,游泳、喝绿豆汤可“清热排湿”;气虚体质适合黄芪山药粥补元气,搭配散步、站桩“慢运动”;阳虚体质则可借当归生姜羊肉汤暖身,晒上午9点的太阳“补阳气”。台下,市民李女士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原来减肥不是瞎挨饿,得先看看自己是啥体质!回去就煮山药薏米粥试试。”
讲座结束后,于秀梅还进行了义诊。有学员问“肚子上的肉怎么减”,于秀梅笑着又说了一遍中医“腹型肥胖多痰湿”的理论,推荐“动罐疗法+按揉天枢穴”,还现场演示耳穴压豆——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饥点”“脾穴”,教大家“想吃零食时按一按,管住嘴”。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讲究‘辨证施治’,今天的讲座正是这种智慧的延续。”活动承办单位成无己职业培训学校的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讲堂将围绕中医食疗、慢病调理等主题,让更多人从中医古籍中找到健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