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骑手成为社会治理“旗手”
□ 刘庆功
近日,据媒体报道,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与莘县美团外卖成立了城市守护骑行联盟。在这一创新合作模式下,外卖骑手在送餐途中若发现损坏的市政设施,可通过微信群快速上报。相关部门收到信息后,会及时核实情况派发任务,安排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处置。
无独有偶,今年3月起,莘县市场监管局与县网约配送行业党委还共同启动了“先锋骑士”广告监督行动。全县131名网约配送员,在日常配送时充当起了“移动监督员”。他们只要发现各类广告存在问题,通过小程序拍照上传,系统就能自动定位并生成线索工单,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处置,形成了“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机制。莘县市场监管局采购了毛巾、洗衣液、牙膏、牙刷、肥皂、雨衣、充电宝等价值数千元的日常生活用品,供获得积分的网约配送员兑换,让骑手们的付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同样,聊城高新区社区与外卖站点构建联合治理体系,外卖员凭借高频次进出社区的工作特点,化身“移动探头”,一旦发现车辆摆放不整齐、楼道堆放杂物等不文明现象,便可通过社区外卖群实时上报,形成“发现—上报—处理”的高效闭环,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为鼓励骑手参与,高新区社区为外卖员开辟入党绿色通道,助力他们追求进步;同时为他们提供防暑物资、休息场所,让骑手从“社区的服务者”变身“治理的参与者”,真切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
一直以来,社区治理面临人力不足、信息滞后等问题,而外卖骑手走街串巷、深入社区的工作特性,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各类问题,有效填补了社区治理的空白。与此同时,外卖骑手参与社区治理,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城市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笔者以为,要让外卖骑手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关键在于形成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既要让骑手在参与过程中获得应有的认可与回报,也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让他们的参与行为更规范、更可持续,从而在骑手与社会治理之间搭建起互利共赢的桥梁,推动形成持续参与、高效互动的良好态势。
社会治理,本质上是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整合。莘县和高新区的探索,正是挖掘新就业群体潜力、盘活社会治理资源的生动实践。这种将特定群体的职业特性与社会治理需求精准对接的模式,值得在全社会推广。当更多像外卖骑手这样的力量被有效动员起来,成为基层治理“旗手”,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社会治理的效能必将得到质的提升,我们的社会也将更加有序、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