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桃灸到药膳养生
——茌平区中医医院系列中医特色疗法惠百姓
文/图 本报记者 朱玉东
“这个核桃灸很神奇,做了三次,眼睛干涩的症状就明显缓解了。”8月10日,在聊城市茌平区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正在接受治疗的王凤香(化名)对记者说。诊室内,多位患者正在体验这项特色中医疗法。治未病中心主任刘凯介绍,这项疗法以中药液浸泡的核桃壳为载体,结合传统艾灸热力,通过药力渗透和穴位刺激双重作用,能有效改善干眼症、视疲劳等眼部问题,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核桃灸的走红只是茌平区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茌平区中医医院不断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深度融合本地中医药资源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提升了民众健康素养。
2024年11月,医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成无己中医药文化节。在文化节启动仪式现场,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人气爆棚,艾灸的温热、推拿的舒爽、拔罐的奇妙,让人们亲身感受到传统中医技法在缓解病痛、调理身体方面的独特优势,不少市民现场体验后连连称赞。
医院创新服务模式,成立了治未病中心,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维护,积极宣传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探索集预防、治疗、康复、个人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他们围绕中医治未病,综合运用推拿、艾灸、刮痧手法,适时推出了火熨术、火龙罐综合灸、葫芦灸、核桃灸等中医诊疗手段,以达到驱寒除湿、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等功效。
针对日益突出的肥胖问题,医院开展的“体重管理年”活动成效显著。中医认为,肥胖的根源在于脾胃虚弱、痰湿阻滞,食物无法正常转化为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反而变成痰湿堆积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因此,中医减重以穴位埋线等方式,调整脏腑功能,抑制过度亢进的食欲和消化吸收,刺激自主神经,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分解,达到减重的目的。
与此同时,针对公众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养生的现状,茌平区中医医院遵循中医“药食同源”理念,充分发掘中医文献资源,整理药膳食谱,现场展示药膳和膏方制作方法,让市民体验美味又养生的中医药膳,让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在群众中掀起中医药养生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