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乐见“体育外卖”激活全民健身新动能

□ 李丽

这个暑假,“体育外卖”——一种由专业教练携器材上门提供个性化体育训练的新模式,在各地悄然兴起并迅速“出圈”。这种新兴业态的出现,既让普通市民能在家门口得到专业教练的指导,又给体育人才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

“体育外卖”契合市场需求。“体育外卖”的兴起,缘于三大现实原因。一是,体育成绩纳入升学总分后,部分学生面临“达标焦虑”,家长却无力辅导。二是,青少年在缺乏专业指导和趣味引导下,排斥枯燥训练,转而投向电子娱乐。三是,传统体育培训在时间、地点、个性化上有局限。综合以上原因,“随时、随地、随需”的上门服务便应运而生,填补了市场空白,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目光。

激活体育人才多元价值。这一新模式,不仅服务了消费者,更为体育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职业通道。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从事“体育外卖”的不仅有体育培训机构,更有灵活就业者,比如体校大学生、退役运动员等,他们敏锐捕捉市场机遇,将专业技能转化为便捷服务,在实现个人价值与增收的同时,也盘活了社会体育人力资源,为行业注入了新活力。

包容审慎,护航新兴业态成长。作为新兴业态,“体育外卖”在教练资质、安全保障、服务标准、定价机制、维权渠道等方面,确实面临着规范化挑战。然而,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简单的“一刀切”并不可取。监管之道,贵在 “张弛有度”:“张”在筑牢底线——建立严格的教练资质审核与背景核查机制;制定清晰的安全操作规范,强制推行意外保险;借鉴成熟平台经验,建立服务标准和透明的定价体系。“弛”在预留空间——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予新业态充分的创新发展与自我完善空间;鼓励平台或机构建立用户评价反馈机制,以市场力量驱动服务优化;将监管重点放在防范实质风险、保障受众的基本权益,而非过度干预模式本身。

全民健身呼唤创新供给。“体育外卖”的走红,是市场对多元化、便捷化体育服务需求的集中体现。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实践,不仅为补上青少年体育短板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体育产业升级和服务业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乐见这一模式在规范中茁壮成长,更期待它能激发更多青少年的运动热情,吸引更广泛的群体运动起来、爱上运动,最终成为激活全民健身的新动能。

2025-08-29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5430.html 1 乐见“体育外卖”激活全民健身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