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微光照亮前行路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个案管理师助力患者抗癌

□ 刘敏 卢言静

9月3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两腺外科个案管理师郭霞正为乳腺癌患者李燕(化名)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核对清单时,她敏锐地发现患者眉宇间的忧虑——作为个案管理师,郭霞深知,乳腺癌治疗不仅是医疗技术的交锋,更是一场关乎身心的长期康复战。

“李姐,今天化疗后胃口好些了吗?”郭霞铺无菌巾时轻声询问。患者虽轻描淡写回应,可紧锁的眉头藏不住焦虑。郭霞停止操作,双手轻搭着患者手臂说:“看你有心事,我能帮上什么忙吗?”

这句问候打开了李燕的心扉。她眼眶泛红,声音颤抖:“好好的怎么就得了乳腺癌?之前听说朋友确诊,我赶紧去查,本以为是小肿块,结果要手术。这1厘米的病灶怎么就成癌了?早几年体检是不是就能拦住恶变?”

郭霞俯下身,语气坚定而又温和地说:“李姐,您这发现得早。1厘米肿块处于‘T1期’,肿瘤越小治疗效果越好。而且我们启动了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多科室专家共同为您定制治疗方案,每一步治疗都是团队评估的‘最优路径’。”

听到这些话,患者眼中闪过光亮,却又因保乳手术陷入纠结。郭霞放缓动作耐心解释:“不是每位患者都有保乳机会,这是团队综合评估的最佳选择。术前我们为您做了乳腺核磁共振(MRI),它就像‘透视眼’,能立体呈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方案提供精准依据。”

李燕紧握的双手渐渐放松,新的疑问又浮现:“护士,为啥我还要放疗?我从网上查资料说,只有病情严重才需要化疗……”语气里满是不安。

郭霞扶她坐起身,细致解答:“过去很多人认为晚期肿瘤才需放疗,但现在诊疗标准明确,保乳术后患者也需放疗,这是大量临床研究的结论。放疗就像精准导弹,对乳腺区域均匀照射,既能保护周围组织,又能消灭隐匿病灶,帮您把复发风险降到最低。”

随着对话推进,PICC维护顺利完成。离开时,李燕露出笑容:“听完你说的,我心里敞亮多了,原来每一步治疗都是团队给我的‘护身符’。”

目送患者走向病房,郭霞直言,乳腺癌治疗并非单兵作战,而是需要多学科团队、患者及家属、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从初诊的MDT评估,到治疗中的心理支持、康复指导,再到出院后的长期随访,每个环节精准衔接,才能让患者在抗癌路上走得坚定从容。而聊城二院的个案管理师们,正以专业与温度汇聚微光,照亮患者的康复之路。

2025-09-08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个案管理师助力患者抗癌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5810.html 1 微光照亮前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