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守护患者健康
——聊城市人民医院成功救治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
□ 刘敏 杨慧
“我就是想做个流产,没想到有危险……”9月2日,36岁的刘盼盼(化名)回忆起最近的这次就诊经历仍心有余悸。原来,当时她怀孕12周,来到聊城市人民医院就诊,没想到自己正面临一场生命危机。
此前,刘盼盼有两次剖宫产史,这次就医经超声检查发现胚胎着床于上次剖宫产的疤痕位置,且子宫下段肌层很薄,血β-HCG值高达9104mIU/mL,被确诊为妇产科急危重症——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如同体内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大出血。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孕卵种植于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由于该处肌层薄弱、纤维组织丰富,随着胚胎发育极易导致子宫破裂、严重出血或胎盘植入,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早期症状隐蔽,常表现为轻微腹痛或少量阴道流血,极易被误诊为普通先兆流产。“很多患者像刘女士一样,起初并未意识到风险,若直接按普通人工流产处理,几分钟内就可能发生致命大出血。”聊城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李爱华强调。
面对刘盼盼的病情,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妇产科、超声科、麻醉科等专家紧急集结,全面评估病情。针对Ⅲ型瘢痕妊娠的治疗特点,团队明确:绝不能采用常规刮宫方式,需制定“先控血、再清宫、后修复”的个体化方案。
常见的Ⅲ型瘢痕妊娠治疗方法包括三类:一是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或腹主动脉阻断术减少术中出血,二是在超声监视下精准清除妊娠组织,三是采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修补瘢痕、加固子宫。结合该患者包块直径约5厘米、基底宽、血β-HCG值高的情况,团队最终确定先行髂内动脉结扎术控制出血。
手术当天,团队首先为刘盼盼实施腹腔镜探查,发现其子宫明显后倾,原瘢痕处包块向外突向膀胱,肌层极薄且呈蓝紫色。按照预案,医生先进行髂内动脉结扎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随后在超声引导下精准清除妊娠病灶,切除薄弱瘢痕组织并重新加固缝合,重塑子宫下段,同时实施圆韧带缩短术,纠正子宫位置,预防再次形成疤痕憩室。
整台手术过程顺利,总出血量仅50mL,刘盼盼成功保住子宫,避免了严重并发症。
“随着三孩政策实施,高龄产妇增多,瘢痕妊娠发生率明显上升,但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仍严重不足。”李爱华表示,目前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救治的Ⅲ型瘢痕妊娠患者均成功保全子宫,这得益于多学科协作和规范化诊疗流程。
李爱华呼吁,各级医院应建立健全瘢痕妊娠规范化诊疗流程和转诊机制,加强疾病科普宣传,让更多女性了解瘢痕妊娠的危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共同为女性健康筑起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