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被告人有听障 法院请翻译帮忙

本报讯(通讯员 王希玉 田成浩)都说法庭上是“唇枪舌剑”,可现实却未必尽是如此。3月30日,冠县人民法院通过远程提讯系统审理的一起盗窃案就是,控辩双方的你“来”我“往”更多是通过手势,原来,本案的被告人姚某某是位听障人士。为消除诉讼障碍、保障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等诉讼权利,法院邀请了特殊教育学校的两位手语老师,为这次庭审提供手语同声翻译。

庭审过程中,考虑到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法官尽量放慢语速,控制庭审节奏,同时也方便手语老师准确完整地进行翻译。手语老师耐心地将公诉机关指控内容及法官问话、辩护人意见等“说”给被告人“听”,又将被告人用手语及肢体动作所表达的意思翻译给法官。于是,法官指导被告人通过手写和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确保了被告人准确领会、表达意思,使其诉讼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

“由于听障人士在工作生活上存在一定的障碍,融入社会困难,少数法律意识淡薄的人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法院为听障被告人聘请手语翻译、指定辩护律师,在保障听障被告人权利的同时,也确保了审判结果客观公正,体现了司法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该案审判长樊斌表示。

2022-04-0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610.html 1 被告人有听障 法院请翻译帮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