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祖母
聊城 孙殿镔
我小时候,奶奶常看着我和小我一岁的堂妹。堂妹一哭,奶奶就抱起她,用左手牵住我的手。我一边踉踉跄跄地跟随,一边带着哭腔央求:“奶奶抱抱三儿吧,奶奶抱抱三儿吧……”奶奶就放下堂妹,往衣襟里摸索,拿出一块糖或是一把花生塞给我:“俺三儿乖,俺三儿大啦,不让奶奶抱。”然后,她又抱起堂妹牵着我,我不再嘟囔,开开心心地吃起零食来。
奶奶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头戴两片帽片连在一起的露顶黑帽,后边用带子系上,前边帽子正中钉着一小块圆玉,绿莹莹的。奶奶爱穿一身深蓝色的老式衣裤,褂子是斜衣襟,盘扣。奶奶的小脚裹着一层层或黑或白的裹脚布,像三角粽子。奶奶个子高而脚小,走路迈不开大步,多为挪动,却也稳健。
那时,爹和二叔都已成家多年,奶奶住北边老屋里,轮流在两家吃饭。爹很为自己的孝顺自诩,经常炫耀让奶奶吃好吃的。奶奶要来我家吃饭了,我每次都抢着跑去喊她。奶奶安坐上首,爹侍坐一旁,我们兄弟仨则给娘打下手,搬凳子、拿筷子、端碗盘……好菜要放到奶奶跟前,第一碗汤、第一个窝头或馒头要先给奶奶,奶奶动筷,我们大家才可开始吃。爹经常往奶奶碗里夹菜,问奶奶好吃吗。奶奶夹到嘴里,牙齿稀疏的嘴巴蠕动着,笑眯眯地点头。有时,奶奶趁爹不注意,将好菜偷偷夹到我们仨碗里,我们吃着觉得格外香。爹看到了,就大声埋怨奶奶,我们仨随着心惊肉跳。奶奶则斜着眼睛瞧爹,小声骂爹脾气臭,转身笑着对我们仨说:“没事儿,没事儿,你们吃你们的。”她又对爹说知道了,以后不娇惯孩子了。可下次,奶奶又趁爹不注意,偷偷将好菜夹给我们。
奶奶不识字,却知道好多民间故事。夏夜,农家小院里,奶奶坐在小椅子上,一边扇动蒲扇为我驱蚊,一边讲古老而神奇的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白娘子和许仙》……我坐在小板凳上,依偎在奶奶身边,看着天上明亮的圆月,听着听着就出神了。奶奶当时并没告诉我故事的名字,这名字都是我长大后自己又读到才恍然大悟的。奶奶很会讲故事,平实生动,绘声绘色,讲到圆满的大结局往往带着欢喜和轻松,感染得我也欢快起来。
奶奶对我们非常疼爱。那时农村到处是土,我经常被土迷了眼睛,奶奶会轻轻地往我眼角吹气,然后揉一揉,我流出些热泪就好了。有一次过年,我被来做客的小伙伴用尜(ěr)击中鼻梁骨,奶奶赶来后,心疼地将我揽在怀里,轻轻往我的鼻梁上吹气,竟然真的感觉好多了。后来,上学,离家次数渐渐多了。每次回去,总要去奶奶那儿待会儿,她拿出珍藏的好吃的,看着我吃得香甜,她核桃皮般的脸庞就会如花绽放。我也会带好吃的给奶奶,哪怕是一个包子、一点水果,奶奶总是夸我懂事,说“俺三儿心性好”,却不马上吃,而是放起来,等孩子们来了再一起分享。
1996年夏,奶奶撒手人寰。奶奶入土为安后的几日,我收到了人生第一笔工资,100余元。很开心,立马想买好吃的给奶奶,却猛地发现奶奶人没了,难过地流下泪来。天堂再无世事艰,愿一生饱经风霜的奶奶能在那儿过得从容、舒心、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