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张桂华:仁心仁术20年守护患者生命

□ 刘敏

“从检查情况看,没太大问题,您不必太担心。”9月15日下午,在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妇瘤科诊室里,妇瘤科主任张桂华边开药单边暖心安慰就诊者。从2006年7月大学毕业来到这里,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医生已在妇科领域坚守近20载,从青涩的住院医师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在微创技术革新、肿瘤诊疗与人文医疗实践中,书写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初入医院时,张桂华跟着主任张俊华学习,张俊华对待患者亲切和对工作严谨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她。刚走上岗位的她曾因沟通能力不足感到迷茫,担心因工作失误引发问题,张俊华手把手指导,帮她化解困惑。“那时候我们上手术台不觉得有压力,因为主任什么事都替我们担着。”这份信任,成了张桂华扎根临床的最初动力。

临床工作中,有两件事让张桂华刻骨铭心。10多年前,张桂华在为患者进行腹腔灌注化疗时,患者相继出现疼痛、血压下降等症状,家属认为是灌药速度过快导致的。即便常规操作并无问题,患者家属仍不依不饶,张桂华真切体会到“行医难”。还有一次,一名卵巢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毛细血管渗漏,家属积极配合并悉心照料,患者顺利康复。这又让她明白,患者的恢复离不开医患同心。而最让她动容的,是一位癌症终末期患者的家属。尽管没能留住患者的生命,但她全程尽力减轻患者痛苦、安慰家属,患者离世后,家属竟向她下跪致谢。“那一刻我觉得,学医再苦再难都值,这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能传递温暖、实现价值的事业。”张桂华说。

这些经历让张桂华在沟通上愈发用心。如今,面对患者家属,她总会把可能出现的风险一一说清,同时坦诚:“我们和你们统一战线,会尽全力让患者康复。”

在专业成长路上,2015年前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是张桂华的“关键一跃”。彼时,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尚未开展宫腔镜、腹腔镜技术,零基础的她带着压力出发。初到进修医院,不服输的她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模拟器前练习基础操作,因为这种刻苦精神,她在毕业考核模拟训练项目中获得优异成绩。

学成归来,张桂华牵头开展妇科宫腔镜、腹腔镜微创手术。尽管缺乏实操经验,内心忐忑,但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观摩积累,在团队配合下逐步打开局面。从传统开腹手术到微创手术的转型,不仅让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更快、恢复更好,还让科室微创手术占比逐年攀升,她也因此被称为“微创美容守护者”。

从临床到科研,如今已担任科主任的张桂华从未停下脚步。近年来,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6篇、论著2部,主持3项科研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她还将叙事医学理念融入诊疗,并建立“术前沟通—术中关怀—术后随访”的全周期照护模式,为宫颈癌患者制定三维康复方案。

“接触一名患者就有一份收获。”这是身为妇科主任的张桂华常对团队说的话,也是她近20载医路的真实写照。如今,这位“红色医者”“微创匠人”仍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仁心与仁术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2025-09-22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6481.html 1 张桂华:仁心仁术20年守护患者生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