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时空的饮食文化对话

□ 祝伟康

在当下生活中,面条早已经超越了果腹的刚需,成为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将山东全省的面条技艺,汇聚在聊城,进行交锋比试,不仅能看到厨艺的角逐,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饮食文化对话。

聊城的饮食文化极为久远,在鲁西北这片土地上,自伏羲教民种谷以来,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人民,很早就认识到饮食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时,有莘氏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还记载了伊尹调和五味的理论,伊尹也因此被称作“厨圣”。一道羹汤,所蕴含的道理,能致于王道,可见饮食文化无所不包、内涵深远。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陈思王有煮豆之诗,淳于髡有蹄酒之谏,饮食之中,大道存焉。

面条是中华饮食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小小一碗面,蕴藏着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面粉和水,本是寻常之物,但在不同的地方被赋予了不同的生命,揉捏擀拉之后,最终成就千姿百态:有细如丝线的挂面,有丰盛如宴席的什香面,有鲜香隽永的海鲜面,有浑厚浓郁的打卤面。既同源共流,又形态各异,在比赛场上争奇斗艳,足以让我们看到五千年中华文明“和而不同”最生动形象的写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面条是人间烟火里最有人情味的食物,小小一碗面中,浓缩着千家万户的灶台温度。面条既是日常主食,也是节庆佳肴,因此面条就成为思念家乡的经纬,拉伸的是牵挂,氤氲的是温情。尤其是那些深藏在市井街巷中,独具风味、独具匠心的特色面食,更是游子们朝思暮想的醇香。比赛现场,既有五星级饭店的大厨,也有匠心独运的老师傅,这就是比赛的意义,让更多的匠心被看见、被传承。

面食比赛的案板上,揉搓的是面团,传承的是文明,让人们可以在麦香中品味先人智慧,在热气蒸腾中看见文化脉络。有时间,真的可以去看一看、尝一尝,在那小小一碗面中,也许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文化。

2025-09-2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6736.html 1 一场跨越时空的饮食文化对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