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书记”探路

■ 本报记者 李政哲


5月5日,阳光明媚。初夏的金堤河北岸郁郁葱葱,阳谷县李台镇王申楼村主干道两侧绿油油的麦苗已没过膝盖,风吹麦浪,田园如画。

路南,农技人员正操控无人机进行飞防;路北,村民合上电闸,地头的“水龙”吐出清水涌向田间……看着百亩试验田丰收在望,52岁的村民王玉怀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你看这些小麦长势多好,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给我们这些种植大户都配了技术顾问,我现在也会科学育苗了。”王玉怀说。

王玉怀以前在企业上班,一个月能有6000多元收入,小日子原本过得很滋润。但是,村里“吃亏书记”积极担当作为,让他看到了更好的发展前景,于是王玉怀毅然辞去工作返乡。如今,他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还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吃亏书记”是谁?“是我们村党支部书记王全龙。”王玉怀掰着手指说,办合作社他出钱带头,村民入股他兜底,田里排灌管网是他研发并掏钱装的,村里电商是他推动的,最后分红却没有他的事,这不是吃亏吗?

王申楼村有耕地1117亩、1000多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之初,需要募集股份,不少村民都持反对意见。“这还没见有东西呢,就开始入股,赔了算谁的啊?”“流转土地没问题,但这农产品加工能赚钱吗?”王全龙也考虑到了这些,于是自掏腰包拿出30万元,为入股村民兜底保障收益,村民仅参与分红,不承担风险。“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在王全龙带动下,有60户村民响应,并按照每股5000元的标准集齐了30万元。

2021年,王申楼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成立,按照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300余亩,大部分种植小麦,并套种200亩辣椒,剩下几亩地种植黄豆,育苗、技术、销售均由专业公司来管理。

第一年试种,辣椒亩产值达到了6000元。那么,仅有几亩地的黄豆怎样才能带动村民增收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合作社的生产车间。由村集体闲置房屋改造的车间里干净整洁,设备、陶坛、配料等物资一应俱全。51岁的村民白桂平正忙活着。见有人来,白桂平从玻璃瓶里舀了一小勺酱豆递了过来,热情地说:“尝尝,我们村里的特色——纯天然酱豆!”

记者发现,勺子中的酱豆呈棕褐色,鲜艳有光泽,入口咸鲜,微麻香辣。“这是我们村的老手艺了。”白桂平介绍,王楼申村古法麻叶酿制酱豆的传统手艺代代相传,已有520多年历史。王全龙将其纳入合作社深加工项目,并注册了“王家巧嫂”商标。

“我平时就在这里上班,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白桂平说,三伏天是腌制酱豆的最佳时间。待立秋后,将原料装坛,用泥巴密封,经过120天晒坛和发酵,酱豆就做成了。目前,合作社有陶坛50个。

“流转土地有钱赚,在合作社打工有工资,我们领了‘双薪’。”白桂平高兴地说,像她这样在合作社打工的还有30多人。

张瑞丽也是其中之一。她年轻,思想也活络,经常刷抖音、看快手,便有了通过直播销售酱豆的想法。“放手做,赔了算我的!”在王全龙的鼓励下,张瑞丽开始了大胆尝试。

“刚开始做没什么经验,效果也不好。”张瑞丽说,后来发现,通过抖音附近推荐功能获取订单,销量还不错。特别是春节前后,一天能卖200—300箱,供不应求。于是,她便喊着村里的几个小媳妇一起做推广。2021年,合作社生产了5万公斤酱豆,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实现净利润20万元。

如今,张瑞丽已经成了合作社的销售主管。“今年我们计划扩大规模,增加100个陶坛,争取让村里更多的人都参与进来。”张瑞丽说。

今年,王申楼村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村里“村头荒”、边角地上种满了经济苗木;村中的6处坑塘也褪去了浑浊旧色,变成了碧波清流;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的投入使用,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节节攀升。

“村集体有收入了,村民腰包鼓了,村里也变了样,全村人的心也越来越齐,证明全龙探的这条路走对了!”村里70多岁的老党员王全正说,大家会跟着王全龙走好接下来的路。


编后


俗话说“吃亏是福”。这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然而很多人却参不透、悟不到,因为看似简单的小道理,实则蕴藏着大智慧。王全龙无疑就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是实现“三农”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正是破解该问题的“金钥匙”。自掏腰包为入股村民兜底保障收益、安装排灌管网、发展农产品电商……王全龙虽然个人在经济上吃了亏,却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支持,让全体村民拧成一股绳,打开了增收致富的思想“总开关”。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白吃的亏。王全龙用个人的吃亏,换来了全村人的满意和幸福,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展现了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和担当,让王申楼村民真心跟着他走好接下来的路,这正是加快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2022-05-1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1763.html 1 “吃亏书记”探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