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经理人 国企显身手
——东元公司种好国企经理人市场化改革“试验田”
■ 刘小希 常红卷
聊城市东元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亿元,净利润2459万元,上缴税费39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6%、299%、103%。
东元是如何做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在全市国企中率先引进职业经理人,有力促进了企业经营活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改革成果当年显现
在全市国企中,东元公司率先实现职业经理人改革,堪称“破冰”。
2014年,东元公司出资设立聊城市东元丰聊种业有限公司,承接聊城市种子公司的全部资产、债务和人员。当时,丰聊种业已经连续亏损多年。
2020年,乘着国企改革浪潮,东元公司党委、董事会决定在丰聊种业先行引进职业经理人,成为聊城市国资系统第一家职业经理人试点企业。
现任丰聊种业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的牟东明,就是在当时通过层层考核来到公司的。
任职后,牟东明接连点燃“三把火”。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成立丰聊种业党支部,在集团公司帮助下健全董事会和经理层;二是强化基础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月重点任务考核机制;三是优化薪酬结构,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这“三把火”的成果直接反映在当年的年终数据里:2020年,丰聊种业实现营业收入1005万元,利润总额18.6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严格考核压实责任
丰聊种业的实践,无疑为东元公司推进改革提供了样板。
2020年,东元公司规划确定了资产管理、现代物流贸易、医养健康三大主业。
参照丰聊种业成功选聘职业经理人的经验,公司创新引进4名业务职业经理人。
随着新力量的加入,公司补齐了核心人才缺乏的短板,同时推动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多项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其背后,与公司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深度思考密切相关。
东元公司坚持任人唯贤,并做好严格考核与精准授权的有机结合。
“公司与业务职业经理人签订聘用合同和任期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薪酬和实现市场化退出等规定,同时在考核评价中采用超额利润提成的中长期激励方式,增强危机意识和担当意识。”东元公司资产管理事业部职业经理人李跃帅说。
此外,公司也为职业经理人提供全面、全力支持。东元物产公司外贸职业经理人赵庆振说:“仅靠职业经理人个人力量改变整个公司十分困难,正是因为公司充分赋予业务职业经理人在其业务板块内的管理经营权限,我们才得以放开手脚大胆干。”
改革产生连锁反应
如今,东元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已开展近两年,连锁反应不断显现:丰聊种业生产经营效益持续向好;资产管理业务已落地7家,其中,注入流动资金托管1家,累计防范化解中小微债务风险22亿元,保护营业收入23亿元,稳定职工就业3100余人,并筹划组建智库联盟及中小微企业纾困与创新发展联盟;现代物流贸易自营出口、外贸综合服务及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全面铺开,与5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其中公共海外仓业务在“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交流会上进行了现场签约;医养健康业务职业经理人选聘已提上日程,计划今年再引进一批优秀人才……
作为我市国资系统第一家职业经理人试点企业,东元公司不仅为自身应对市场化竞争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也带动了全市国企干部职工市场化观念认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