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科技助力农业实现“双碳”目标
本报讯 (记者 苑莘) 畜禽粪-堆沤有机肥-菜田、粮田;畜禽粪+秸秆-商品有机肥-菜田、粮田……莘县启动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已建立粪肥还田利用示范区十万亩,有效促进了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6月15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了解到,我市放眼长远,狠抓“窗口期”,积极探索农业生产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已取得一定成效。
莘县的有机肥施用技术在全市多地都有应用。“周黑鸭”“煌上煌”“海底捞”的指定供应商立海集团,在东昌府区梁水镇建立了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整个园区采用生态循环农业管理模式,形成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种植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模式。冠县定远寨镇等地建立“鱼菜共生”大棚,实现了有机物的闭环利用。
除了种植和养殖业的协调发展,我市多地还开启了农业与工业的“碳闭环”结合。莘县引进清华大学技术,促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落地。项目每年可回收5万吨纯度为99.9%的二氧化碳,并将其作为气肥用于大棚蔬菜种植,提高产量30%至40%。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该项目为莘县大棚种植户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
焚烧秸秆不仅增加碳排放,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麦收季节,我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一方面加大引导力度,鼓励企业、群众将废弃的秸秆打包、粉碎、回收;另一方面,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
今年,我市还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农药减量控害,持续推进化肥科学施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计划新增水肥一体化3.7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确保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以减少碳排放。“市农业农村局将聚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市,全方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2022年力争创建1个绿色发展先行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同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