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创“法治东昌府”建设新格局
■ 马军权
东昌府区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聊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聊城“首善之区”的法治担当,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东昌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大处着眼抓谋划、小处着力抓关键,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推进法治东昌府建设的生动实践。
带着责任干
让法治建设更有力度
绘制法治东昌府建设“路线图”。出台《法治东昌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东昌府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东昌府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三个法治建设规划,系统部署“十四五”时期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一规划两纲要”在东昌府区贯彻落实。做好法治东昌府建设“助推器”。坚持把法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各协调小组召开会议40次,区委常委会、区委深改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推进法治建设30余次,有序推进依法防控疫情、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等重点法治工作落实落地。巩固年终述法、优化绩效考核指标,推动党政“一把手”知责明责、履责尽责。
带着情怀干
让法治建设更有温度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践行法治为民办实事。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叫响“有事来聊”调解品牌。探索“拉家常”式特色调解,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的“东昌府样板”。目前,全区建成个人品牌调解室15个,涌现出“李春甫调解室”“孙月媛调解室”等优秀个人调解室。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区镇村三级全覆盖。高标准建设6个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打造15分钟法律服务圈。“东昌府区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数字化全覆盖和一站式掌上办理,成功入选全省政法系统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创新实践案例。创新“法治乡村+智慧普法”建设。以任堤口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打造“数字法治乡村”建设新样板,将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应用到普法宣传中,营造“全民学法、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创新检察便民利民新机制。“农家院里开听证”,让律师和知情人员当着申请人的面说事拉理,从源头上化解矛盾,被评为全省“政法为民办实事”优秀成果。依托“白云热线”创办“老兵工作室”,在政府与退役军人之间架起“连心桥”。
带着追求干
让法治建设更有高度
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为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有效破解制约法治东昌府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全面推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组建“司法所人员+镇街法律顾问+镇街业务骨干”三位一体的法治审核队伍,确保基层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高质量推进市县乡三级全覆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局队制”“室所联动”监督工作体系,统筹区域监督资源,创新监督模式,探索建立“法治督察+执法监督”一体化法治督察体系。探索实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新模式。成立行政机关负责人调解室,打造“复调对接、联动协作”工作新模式。组织我市首例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庭审观摩;在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三年100%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行政正职出庭比例,实现既出庭又出声。
(作者系东昌府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