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桥”文化唱响“清廉”好声音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本报通讯员 武彪

“《阳谷县志》记载:邑有县丞笪公居官清廉,莅任之时,惟一牝牛驾车而来,及解任日,牝生一犊,公谕令仆人留犊于邑,仍驾一牝牛去。”

位于阳谷县城中心广场东南角的博济桥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桥南西数第二块浮雕石栏上雕刻的是明朝万历年间阳谷县丞笪一顺“去任留犊”的场面,历经百年沧桑,风骨犹存,见证着笪一顺的清正廉洁。后人也称博济桥为“廉桥”。

文以化人,廉以养德。阳谷县深入挖掘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以廉桥文化品牌建设为引领,持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合力营造崇廉尚德浓厚氛围,用廉洁文化滋养党员干部心田,让制度的监督功能和文化的约束功能相得益彰,进一步厚植良好政治生态土壤,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劲动力。

打造廉政品牌 讲好清廉故事

“《景阳说廉》讲的是本地的清廉故事,群众喜闻乐见,很接地气,更能入脑入心……”近期,阳谷县制作的《景阳说廉》系列微视频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反响强烈。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本地清廉故事,为党员领导干部提供了历史鉴镜。

博济桥是阳谷廉洁文化的优秀遗产。阳谷县举办廉桥文化品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为廉桥文化品牌建设把脉,共同探讨品牌打造途径,提炼出廉桥蕴含的“勤廉、公正、厚德、惠民”精神,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共识。

此外,阳谷县还采取寄廉于艺、寓廉于乐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廉桥品牌影响力。面向全国开展廉桥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并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汇编成《廉桥作品文集》,拍摄街访节目《你知道笪一顺吗》,制作谷山调《去任留犊》、廉政动漫《去任留犊 石牛流芳》,举办廉政漫画展,以形象化、故事化的方式讲述地方清廉事迹。

加强阵地建设 传播廉洁理念

走进景阳冈酒厂“印象阳谷”文化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笪一顺“去任留犊”雕像。“在景区内不仅以雕像等形式展示廉洁文化,我们还深入挖掘具有阳谷特色的家风家规家训,建设了家风研学馆,每年都会有万余名中小学生到此开展研学主题活动。”阳谷县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勇介绍。

阳谷县积极打造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等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把廉洁文化建设与纪法教育、警示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自律、教化、育人功能。同时,着力推动廉洁广场、公园、长廊、文化墙等阵地建设,推进新时代廉洁理念传播生活化、共享化。

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围绕廉洁文化丰富栏目设置,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廉政文化教育“精品菜单”。联合县域内30余个公众号,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推送廉洁文化作品,传播廉洁“好声音”。

强化廉政警示 营造良好风尚

“课堂上讲的案例都是熟悉的人,身边的事,甚至有人因一己之私沦为阶下囚,我们一定引以为鉴。”近日,现场聆听阳谷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姜立新讲廉政党课后,侨润街道东八里营村党支部书记潘建国由衷地感慨。

这样的警示教育课,在阳谷已是常态。阳谷县利用县委党校这一重要学习教育阵地,在各类培训班设置廉政教育课程,注重分领域、分群体开展“菜单式”警示教育。另外,还通过举办廉政集中宣讲、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印《景阳说纪》漫画图册等方式,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

阳谷县着力抓好对“关键少数”的警示教育,每年召开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大会,县乡村三级党员领导干部共同“上课”。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后,组织全县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批到市廉政教育馆接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反思,引以为戒。

2022-07-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5575.html 1 “廉桥”文化唱响“清廉”好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