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商银行打出助力稳经济大盘“组合拳”
本报讯 (邢承勇) 今年以来,在省联社聊城审计中心的指导下,全市农商银行贯彻落实全国关于稳定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要求,坚守支农支小初心,聚焦主责主业,优化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助力乡村振兴,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为稳定经济增长注入金融动能,助力聊城在新一轮鲁西崛起中“走在前、开新局”。截至6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821.6亿元,较年初增长122.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15.27亿元,较年初增长62.5亿元,存贷款规模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聚焦普惠小微,信贷资金支小支实。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在省联社聊城审计中心的指导下,全市农商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扎实推进“百行进万企”“首贷培植”等专项活动,访客户、问需求,授信9.95万户、金额2166亿元。建立中小微企业“绿色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快速审查审批,提高办贷效率。用好政策,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57.3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2.2亿元信贷资金为“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高新企业创新发展赋能。践行“不盲目抽贷、不压贷、不断贷”服务承诺,通过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方式办理延期业务152亿元,做到应延尽延,为全市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助力乡村振兴,坚守“三农”初心。在省联社聊城审计中心的指导下,全市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农业农村局,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中,依托智慧营销系统和“四张清单”走访对接,重点支持莘县香瓜、冠县灵芝、东阿黄河鲤鱼等特色产业及产业链发展,9.4亿元“鲁担惠农贷”助力产业振兴。支持青年返乡创业创新,鼓励引进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渠道助推乡村发展,共发放“创业担保贷”12.3亿元。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一村一座谈”“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送知识、送文化、送政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进辖内特色小镇建设,上线“村民积分系统”,支持节水农业、“种养”结合等模式推广,投放8.29亿元绿色贷款助力生态振兴。
优化服务,践行初心为民理念。全市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设立234家营业网点、4486个金融服务点,织牢织密基础金融服务网络。持续推动全市农商银行网点“五个中心”功能建设,优化升级网点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发挥“政银联通”服务效能,布设194台自助机具,让信息“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实现业务“一站式”办理。践行“大挎包”精神,1090名客户经理到2244个行政村、236个社区、55个专业市场、10个工业园区开展驻点办公2.22万次,提供上门服务,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授信率达73.9%。接入“智e通”系统,实现水电气暖费用线上代收代缴,目前代收金额达1.17亿元。推广线上申贷、办贷模式,足不出户,就可实现秒批秒贷;践行阳光办贷承诺,提高信贷获得便捷度和客户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