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全市上半年人才工作综述(上)
■ 本报记者 薛蓓蓓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7月27日,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随着24位“水城英才”从市委书记李长萍等市级领导手中接过荣誉证书,整个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我市评选的首届“水城英才”。金梧桐才能引来金凤凰,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兴聊”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为各类人才解决“关键小事”,深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在活机制、搭平台、强保障上不断破除障碍、释放能量,努力打造人才生态一流的创新创业热土。
敢于“破”
刀刃向内激活“一池春水”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水城英才’评选突出贡献导向。”7月30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曹应虎介绍,评选奖励对象面向在我市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农业农村工作一线,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
人才生态的关键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活力重在改革创新。我市广泛深入调研,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于今年3月23日印发《“水城英才”评选奖励办法(试行)》,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聚焦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市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不论资质、不设门槛,不拘一格引育人才,推动企业突破技术发展瓶颈,促进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持续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不拘一格培养选拔人才,激活人才“一池春水”,为聊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2019年以来,我市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207.6亿元,260名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享受收入分配激励,9554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直评政策获评中高级职称。
勇于“立”
搭建平台释放创新活力
干事创业有空间、施展才华有舞台,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积极性不高,高层次人才不愿进企业,进入企业无法发挥作用等问题,原来一直困扰着我们。”市科技局局长王相东说。我市建立“科技副总”储备库,联合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选聘133名高层次人才到125家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截至目前,实施合作项目20多项,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16个,有力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力。
平台是人才生态的重要一环。截至2021年底,我市共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53家,其中国家级41家,人才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我市将建强用好高能级创新平台,统筹用好多元化功能园区,培育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抢抓国家、省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机遇,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创新血液。
善于“解”
优质服务提升人才黏性
疫情影响下如何开展人才工作?
5月22日至6月25日,我市多部门联合举办了“聊有未来·城就精彩”2022年聊城市青年人才引进活动月暨“才聚水城·山东聊城——名校人才直通车”线上直播推介、“海聚山东·才聚聊城”线上引才活动周等活动,为海内外青年人才搭建“零距离”对接平台,创新打造了富有聊城特色的线上线下人才引进服务新品牌。
如何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优质高效服务是人才舒心工作、安心生活的重要保障。我市加强人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落实人才补贴政策,提供贴心的配套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让各类人才在水城竞相展示才华。我市中色奥博特引进外国专家,推动了高性能铜合金研究领域技术突破;波米科技引进日本专家,突破了国外对相关液晶显示材料的技术垄断;阳谷华泰化工的马德龙,研发成功氧气氧化法NS生产技术,突破了世界级难题。
如今,我市人才队伍结构性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引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9人,省级人才520余人,市级人才1200余人;优秀青年人才加速流入,2019年以来共引进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7.8万余人,其中硕博士3300余人,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开放的聊城呼唤人才,发展的聊城渴望人才,奋进的聊城亟需人才。市委书记李长萍说:“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聚天下英才共建‘六个新聊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