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1835”和“0”的故事

■ 本报记者 李政哲

7月31日,又是骄阳似火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聊城鑫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树军吃过早饭,便匆匆赶往位于度假区的东西王棚改项目施工现场。

上车前,梁树军拨通了电话:“老赵,你那边出发了吗?咱们稍后在项目门口集合。”

聊城鑫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东西王棚改项目的建设方,电话中的老赵,则是负责项目安全监管的第三方——山东智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安全科科长赵守营。

在去施工现场的路上,梁树军开始梳理当天需要检查的事项。作为分管重点项目安全监督的负责人,卷尺、笔和本子是他的常备工具。

到达施工点,和老赵会合后,这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在我市持续高温天气的情况下,梁树军不仅要提醒现场作业人员注意避暑,在每个作业点放置防暑降温药品,以备应急之需,还要对临时施工用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四个是否”:是否严格遵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箱设置高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是否接地线等。

“虽然这个楼梯间的钢丝比较牢固,但各施工段的安全员不能放松警惕,平时应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安全。”在13号楼作业区,梁树军逐个查看作业用的梯笼是否安全,并登记检查结果,所有检查过程均由赵守营拍摄留存影像,为后续检查提供依据。

随后,梁树军和赵守营继续日常巡查工作。有限空间作业审批、通风、检测、作业流程检查,现场消防设施的配备检查,交通运输占道施工安全警示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检查,沟槽开挖支护与边坡堆土安全检查……每一项都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执行,确保隐患消除,保证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尽管步骤比较单调,但却必不可少。

人在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逐项常规巡查后,梁树军才发现早已过了中午下班时间,他匆匆忙忙整理好随身物品,吃过午饭,短暂休息后又动身前往下一个项目施工现场。

下午3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间,顶着烈日到达聊城健康科技产业园施工点后,梁树军就发现了不安全行为。

“你好,师傅,你怎么不戴安全帽呢?这很危险的。”梁树军扶着安全护栏问。

施工员抹了抹头上的汗水,又看看像火球般的太阳说:“实在是太热了,我摘下来凉快一会儿,没事儿。”

梁树军想了想,说:“天气这么热,那你先休息会儿,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问你,如果一个西瓜从楼上直接掉下去会发生什么?”

施工员不以为然地说:“那还用问啊,肯定是碎了一地啊!”

梁树军笑了笑接着说:“但是西瓜放在安全帽里,系好之后再摔下去,结果就会截然不同。我希望施工现场的所有人都不做那个被摔碎的西瓜。”施工员短暂沉默后,戴上了安全帽继续干活。

傍晚,梁树军穿着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回到办公室。随后,他换上办公桌下的备用工装,坐下来继续梳理当天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分析隐患出现的原因,整理上报,这一忙就到了晚上9时许……

临走前,梁树军在工作记录本上写道:自2017年以来,聊城鑫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陆续承建了度假区涉及新旧动能转换、棚户区改造的8个建设项目,截至7月31日,已经实现了1835天安全无事故。

2022-08-0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6420.html 1 “1835”和“0”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