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现场及其他
——读岳新敏的小小说有感
■ 谭登坤
岳新敏的小小说聚焦女性,思考爱情,看似题材狭隘,却呈现出急骤变革的现实,女性命运的跌宕。她以女性的敏感,将笔触延伸到一个个人物的内心深处。她像一名高明的摄影师,总是能捕捉到最动人的瞬间,为灵魂造像。她所刻画的,不是明楼高阁、古代仕女,而是奔波着、忙碌着、挣扎着的市井女子,邻家姐妹,是同学,同事,是所见所遇。她感受着她们的疼痛和欢乐。岳新敏是真诚的,她是身在其中的,是休戚与共的。她为美好的情感蒙尘而忧伤,为扭曲的爱情而悲哀,为女性的独立而欣慰,更为女性的勇气和突围而歌唱。
《哭泣的古筝》写爱情和婚姻的关系,表达了作者的爱情思考和爱情理想。作者写恋爱时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与婚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写爱情的沦陷与拯救,写美好的爱情在琐碎庸常的日子里载浮载沉的窘迫。最后,作者让标志爱情的琴声在丈夫的理解中苏生,成为世俗中的一点华彩,一道彩虹,给人温暖。全文只有970个字,故事的起伏,情感的落差,却细腻委婉。这样的故事,是可以展开,可以铺陈,可以写大文章的。或者说,岳新敏在尺幅之内,勾画了汹涌长河,这是很不容易的。同样的主题,《门》也写柴米油盐,写情与理,写婚姻中一个女人的心路历程,心理刻画十分微妙。《预言》则以一场自主婚姻的失败,写人性和人情。女性的独立意识与残酷现实的对立,让人唏嘘。母亲对叛逆女儿的宽容,让人动容。意犹未尽的是,作者对叛逆之后的尴尬与艰难,母女的心路历程的铺陈,略显仓促了些。
《枣花》可谓是小小说中的精品。小说以枣树枣花立意,本身就营造出一种诗意。贯穿全文的母亲失踪之谜,又推动情节一步步洞幽烛微。直到最后,老父亲都一意隐瞒着真相。却在这隐瞒中,流淌着殷殷父女情,母女爱。细想,作者依然是在写爱情,写新老两代人的爱情,写他们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壮丽。这篇小说发表后,立即引发反响,被多家报纸杂志转载,不是偶然的。
如果说《枣花》是一个过渡,岳新敏由此展开的小说题材,由爱情,向家庭,向社会,得到了极大延伸,显示出岳新敏题材探索的广度和深度。《倔强的萝卜》写在城市化急骤推进的背景下,父亲的生存模式和精神依归都受到巨大冲击。种出的萝卜吃不了、卖不出,只能白白送人,可依然要种。生活的变与父亲的不变,是冲突,更是显影。父亲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土地为本的生存方式,得以更真切地呈现。
《抓周》写一个给孩子抓周的场面。作者巧妙地选取这样一个场面,再现成年人那些潜藏于心的少年理想。每个人都曾经是梦想家。这些淹没于过往尘埃中的梦想,借助于一个周岁的孩子,一下子复活了。爷爷希望孙女当官,爸爸希望女儿成才,妈妈的一双红舞鞋,让人感叹一段被埋没的青春。这种叙述,造成一种强烈的错位和反差,掩卷深思,让人产生深深的感伤。没有强加的理想,也没有被设计的人生。过程不可代替,路还得由孩子一步一步走。可人生的艰辛,常常埋没了理想的因子。自己没有实现的,就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这怎么说都是一种自欺。场面有多滑稽,人生就有多无奈。一个小小的场景,引发大家的共鸣。《举报信》则是官场小说的新尝试。构思奇诡,行文曲折。官场怎样扭曲了人性,正直和善良如何渗透着辛酸,是一种世象。
不管写爱情,还是写世象,岳新敏都是敏感的。真相永远隐藏在生活的褶皱里,隐藏在一辆轮椅,或一场抓周的热闹后面,隐藏在一张张假面的后面,这需要发现,需要体验。新敏之新,在于她真正体现了小人物,大舞台;小切口,大视野;小文章,大天地。
从风格上说,岳新敏的小小说追求大气象,不投机,不取巧。一般的小小说,常常是卒章显其志。以出奇的结尾取胜。短嘛,就要夺人。或先声夺人,或后发制人,总要让人眼前一亮。出其不意的点化,让人叹服的构思。岳新敏似乎有意回避这个。她多是正面展开,以故事固有的曲折推动故事。通常都是还原生活本身的节奏和声色,不急不徐。就像打仗,少奇袭和埋伏,而是结硬寨,有阵势,有格局,有气度。这种写法,对作者提出的要求注定要高。它必须是字字惊心,才能篇篇夺人的。从这一点儿上说,岳新敏是可敬的。岳新敏的持续思考和探索,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