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颜值高 环境美如画
——清泉街道东三里庄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瞥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8月4日,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位于冠县城东的清泉街道东三里庄村,却是绿树成荫、碧水环绕。
东三里庄村是鲁西北第一支抗日武装——鲁西北抗日游击队诞生地,该村紧盯红色文化资源、距离城区较近等优势,美化村容村貌,修葺红色遗址,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为改变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东三里庄村先后修建主干道路3600余米、硬化生产路2000余米、新建排水沟2500余米、铺设管道1100余米。“公路修到家门口,脚上一点不沾泥。”76岁的村民朱洪方这样形容村里道路的变化。
该村还投资30余万元建设了3处塑胶篮球场,安装体育器材100套,投资50万元建设了占地7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设置了棋牌室、农家书屋、阅览室、电影放映室,满足了群众多样化文化生活需求。
8月4日早上,村民朱月民撂下饭碗便扛起铁锹走出家门,清理起胡同内散落的垃圾。他指着胡同口人居环境责任牌说:“我是胡同长,每天负责督促邻居们打扫好自家周围的卫生。”在该村,像这样的责任牌共有26块,每条街道、每个胡同都有街长、胡同长。
“环境整治为大家,环境维护也要靠大家。”东三里庄网格党支部书记张炳法告诉记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夏季战役打响后,他们组织大量人力、机械对辖区路域、街头巷尾等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整治。为防止问题反弹,该村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每条街、每个胡同设立负责人,将环境保护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
保洁员是人居环境日常维护的主力。东三里庄村给每名保洁员都划定了责任区、明确了工作标准,并将其工作情况与个人绩效挂钩,倒逼保洁员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为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积极性,该村把人居环境整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倡树文明新风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爱护环境写入村规民约,组织“最美庭院”评选,大张旗鼓表彰典型。
该村对鲁西北抗日游击队诞生地旧址进行修缮,修缮后的旧址被冠县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成为全县红色历史宣传教育基地。
街头巷尾生机盎然,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文化广场设施齐备,群众脸上笑容洋溢……漫步东三里庄村,一幅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