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水穷处 云起时

■ 管淑平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王维诸多诗歌中我最喜欢的一句,也是我的一种精神向往和理想的彼岸。

曾经,我在无数个清寂而悠长的夜晚无数次地被王维诗句中所体现的山水佳境深深震撼。唐代诗人王维晚年安居终南山边陲,即辋川别墅所在之地,而他此时的好道之心又颇为浓厚。也许,是早已看破政局变化的反复无常;也许,是仕途生涯中无数次的艰险让他的心头有了一丝微微的褶皱,于是,超然脱尘,隐居山野。也许,是被山水无数次地感召和洗礼;也许,是乡村田园生活的朴质与欣慰,才让他大彻大悟,写下如此恬淡相宜的诗句。不论是谁,不论是何种地位,当读了他的这两句诗,也都会不自觉地放慢前行的步履,在心头深深浅浅地期待着那样美好、纯粹的一个辋川。

这两句诗出自《终南别业》,原诗是这样:“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据记载,该诗写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之后。此时的王维年过半百,苍颜白发,形貌颓然,而他每天所过的生活却很简单,吃斋、喝茶、静坐、修心,让思绪一点点地清醒,让心灵一点点地变得充实,他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而他生命中最平常、最真实、最可亲可敬的一面却缓缓地体现了出来。就连偶然在林间遇到乡村老翁,也能与之谈笑忘归。这正是王维闲适恬淡的生活与返璞归真的心境的恰当写照。

王维诗句里所体现的佛学之美更能给人以悠远的影响。“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首《过香积寺》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他的禅心很好地体现。香积寺清幽的环境可以让他那颗奔波的心稍稍地得到停歇,而佛经的思想又能使他心态从容,心境更具深邃和睿智。“安禅制毒龙”中的“毒龙”,出自佛家典籍《涅槃经》。据说,在遥远的西方,有一水潭,曾有一毒龙藏身,常常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于是王维认为佛法既然可以制毒龙,必然也同样能克制他心中的欲念。而恬静心境的自然流露,禅心与智慧的启迪,这正是佛学的基础。佛学开悟着他,又宽慰着他,让他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无尽的智慧。

篇幅短小、音律舒缓、语言优美且富有诗情画意,这是王维诗歌中最常见的艺术特点。他笔下的山水,并不是简单的自然风貌,常用以表现山水之幽静和心境之恬适,尤其是外在和内在的相宜状态,耐人寻味而引人遐想。而他的诸多诗句里,也有似曾相识和异曲同工之妙,诸如“空山新雨后”“空山不见人”“夜静春山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读着他的那些诗句,心里也明朗朗的,旷然无思虑,寂然无忧患。而苏东坡曾在观看了王维所画的《蓝田烟雨图》后,如晤知音,欣然题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谓是最高的评价了!

而从“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所体现的现实意义中,我们也能获得诸多启迪。人生其实处于一种从容和平衡的状态,居高位应心绪不骄,处低位而心境不扰,这就是我们应该保持的一种心态。我们可能做不到像水一样润泽万物而不争名利,也做不到像云一样无拘无束、飘然于苍穹,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容地行走在万丈红尘里,看流水无忧,烟云聚散。

2022-08-3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7705.html 1 水穷处 云起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