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聊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 丛振 袁鑫 陶梦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明了产学研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山东省“九大改革攻坚”中的“科教改革攻坚行动”提出,“该融的坚决融,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科教、产教、校地加快融合,‘融’出产学研新合力。”探索构建驻聊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实施路径,打造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的聊城模板,有助于实现驻聊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的多元共赢。

驻聊高校与地方社会是紧密结合的命运共同体,必须树立校地共生共荣理念,形成“大学依城而兴,城市依大学而盛”的良性循环机制,达成思想共识,推动校地双方深度融合。需要完善驻聊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机制,构建校地共赢互利的格局。建立健全校地双方重大项目、重要政策通报,重大项目成果、重要活动发布,重要建议、重大信息沟通,重大问题、重要情况会商,重大专项、重大投入对接等制度机制,共同推进社会治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各方面融合发展。

驻聊高校与地方融合要在学科与产业之间加强对接。驻聊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优势学科集群,形成对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学科体系,以技术知识创新项目或技术问题解决项目为依托,以技术知识的供应与生产链为逻辑线索,以技术问题解决、技术创新研发与技术知识传播传承支撑起治理的三维架构。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一批对地方发展具有重大推动和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群。

驻聊高校与地方融合要在高端人才共享汇聚之间加强对接。驻聊高校与地方政府建立高端人才共引共用共享机制,高校利用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势,围绕地方政府战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实际,双方共同引进、培养、使用高端科技人才,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政策、待遇合力,吸引一批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

驻聊高校与地方融合要助推校地共建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驻聊高校要面向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现实需求,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升级发展中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先进系统集成技术问题,整合高校人才、科研、信息、平台等优质资源,开展产学研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促进核心技术工程化、科研成果产业化、产业人才高端化,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驻聊高校与地方融合要推动校地共建创新研发平台。围绕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和行业龙头企业,依托驻聊高校现有研究机构和学科发展方向,筛选、共建一批产业化研究院。地方政府设立针对高校、科研院所和校地共建机构的产业发展基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形式扶持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机构开展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驻聊高校与地方融合要加强校地共建新型智库。依托驻聊高校高层次人才密集、学科优势明显等优势资源,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布局优化、产业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等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承担发展规划、咨询论证、数据统计等服务,提出具有学理支撑和应用价值的政策建议、可操作性强的智库研究成果,加快形成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库和创新源,让智库真正发挥“外脑”和“参谋”的作用。

高校与地方的融合发展的层次与定位分为三种境界:“你还是你,我还是我”的简单相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水乳交融。据此,驻聊高校与地方的融合发展要在价值理念、利益诉求、精神文化和行为实践等方面找到需求和合作点,建立健全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实现融合发展的高度认同和互动契合。

(丛振,聊城大学融合发展处处长、教授、羡林学者青年计划入选专家;袁鑫,聊城大学融合发展处秘书;陶梦山,聊城大学融合发展处秘书。本文为2022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阶段成果)

2022-09-0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231.html 1 驻聊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