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负每一份 母子平安的期盼

刘亚君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手术(受访者提供)

■ 本报记者 叶晨雯


“妈,中秋节我要值班,还是不能回家了,争取过年的时候回家看看你和我爸,我在这边挺好的,你们别挂心……”9月7日下午3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工作的刘亚君已经在岗工作了30多个小时,在加班给产妇做完剖腹产手术后的休息间隙,她给母亲打去了电话。

“经常接不到家人打来的电话,他们也都习惯了,都是等着我忙完工作再回电话。”作为妇产科的一名医生,紧张、忙碌、加班加点是刘亚君的工作常态。尤其是值夜班的时候,妇产科经常开启“通宵模式”,遇到急症患者需要紧急准备手术,整个夜班都特别忙碌,一整夜都很难找出片刻休息时间。

“按时吃饭是父母常挂在嘴边的叮嘱,但是我们很难做到,产妇随时可能遇到紧急情况,妇产科的大夫都是‘连轴转’。”刘亚君说。今年1月,有位双胎早产的孕妇胎膜早破,在给产妇做检查时,刘亚君发现其中一个胎儿脐带脱垂,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立即手术。刘亚君摸到胎儿的脐带后用手托住胎儿脐带,尽量保持自己身体一动不动,直到产妇进行刨宫产手术将胎儿平安取出,她才浑身酸疼地蹲坐在地上。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孕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刘亚君和同事们全力奋战在抗疫一线。“患新冠肺炎的孕妇更容易发展为危重症患者,母婴都会面临生命危险,救治也更为棘手。接诊病毒感染阳性病人、密接病人等虽然对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安全带来风险,但我和同事们都是全力诊治每一位病人,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病人的分娩、手术、病情观察及转运等工作。”刘亚君说,身穿隔离服难免出现行动不便、呼吸憋闷等情况,一台手术下来浮肿的脸上会留下一道道护具的压痕。

工作的六年中,除了产假和日常工作中的轮休,刘亚君没有休过假。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很少能抽出时间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等活动。“今年9月1日是大儿子二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正好赶上我休班,能送他去学校。在路上,孩子说这是我第一次送他上学,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刘亚君说,她很少能有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常常是她上班时,孩子还没睡醒,下班时,家人早已入睡,回家乡看望父母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医者仁心,每当她看到产妇和其家人迎接新生命的喜悦笑容,她觉得这就是她的使命所在。

今年的中秋节刘亚君和往年一样依旧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很想念家乡聊城,也很想念家人,父母总会宽慰我,让我安心工作。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我虽然没办法和他们一同欢聚赏月,但我想告诉他们,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从事的是一份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我会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刘亚君说。

2022-09-0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297.html 1 不辜负每一份 母子平安的期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