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最大民生工程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开发区分局局长 王强

2022年,开发区教育领域捷报频传:

——7月8日,在全国“爱泽万家”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总结大会上,开发区的经验做法作为典型进行交流推广;

——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

——开发区实验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

——全区13所学校被省教育厅拟确定为第一批山东省绿色学校;

——开发区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北城中心小学等3所学校申报为“山东省依法治理改革试点”。

……

开发区秉承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好教育发展“方向盘”

开发区教体系统不断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把好教育发展“方向盘”。

市教育体育局开发区分局党委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以来,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6次、集体学习7次,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收听收看灯塔大课堂4次、外出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5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党员自主学习12次;举行专题宣讲报告会30余场,学习强国平台党员参与率达100%;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让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市教育体育局开发区分局党委与16个学校党支部书记签订《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开展规范化党支部建设、书记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活动。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中国梦宣传教育、“红色传承”品牌创建等系列活动。推动“四争一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家校社共育等工作全面提升。

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启动优质均衡“发动机”

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启动教育发展“发动机”,全面推进开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做到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2022年教育一般财政预算安排4.28亿元,比上年支出增长34%。开发区颐中外国语学校实施“转公”,完成了原东昌学院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办学的规划调整。在完成蒋官屯中小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海河路学校、第二实验中学等项目建设,促进办学条件全面提升。

开发区在编制紧缺的情况下,按照“退补相当”的原则开展教师招聘工作。2019—2021年共招聘中小学、幼儿教师609人,2022年招聘小学在编教师64人,备案制幼儿教师120人。确保教师各项待遇落实到位,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年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公务员工资,班主任津贴补贴、校长职级薪酬、交通补助等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从试点到全覆盖,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在完善试点的基础上,开发区建立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完成了农村小学同步课堂建设,建设创客实验室,实现了名校与薄弱学校的教学同步与资源共享。推进实施“三通两平台”,打造“数字化校园”,促进开发区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活教育发展“加速器”

市教育体育局开发区分局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开展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效能,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器”。

“县管校聘”全面实施。深化推进“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起区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中小学全员竞聘上岗,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形成教职工编制和岗位设置动态管理。

“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关工作要求,建立起“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和学生作业统筹公示制度。各中小学校严格落实课后延时服务,推行“5+2”模式,实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督促指导中小学制定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校一案”,全区23所学校实现课后服务覆盖率100%。

“优质园+”办园模式成果突出。通过“优质园+”办园模式,推进资源共享、管理共融、师资共育、文化共建、课程共研等有效机制,让孩子在游戏中表达见解、挑战自己,强健体魄、快乐成长。组建家庭教育宣讲团和智慧家长讲师团,开展宣讲活动30多场次,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20多人。

2022-09-1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782.html 1 聚焦最大民生工程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