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出心里话 “调”出幸福味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王德卫

“咱们签好这个调解协议,双方履行各自义务,以后大家和睦相处……”9月16日,莘县妹冢镇荣盛家园社区“有事来聊·莘情调解”调解工作室内,人民调解员田广记正忙着调解一桩因水泵租赁而产生的矛盾纠纷,最终当事人现场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双方握手言和。

原来在去年麦收期间,毛湾村的机井水泵损坏,无法正常浇水。村里的小生产队得知冯某印家有一台水泵,想购买其水泵。经过沟通,村里将冯某印的水泵安装完毕,顺利出水灌溉,但冯某印只卖水泵,不卖浇水管;而小生产队坚持水泵和浇水管一起购买,方便村民灌溉浇地,双方互不相让,事情就此搁置。

不久前,冯某印灌溉自家田地时,才发现水泵和浇水管仍被安装在机井,因此产生不悦,心想去年自己不答应卖浇水管,但是浇水管一直被使用至今,随即想让小生产队将浇水管一同购买。但经沟通,小生产队不同意。

毛湾村村支书李改环了解事情的经过后,随劝说冯某印可以到社区“有事来聊·莘情调解”调解工作室,通过法律调解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有事来聊·莘情调解”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员田广记热情接待了冯某印,了解情况后,他立即形成了调解方案,着手调解。

田广记分别与冯某印、小生产队代表冯某发、村党支部书记和社区书记等进行了个别谈话,确认了矛盾纠纷的真实性,分别做好思想沟通工作。他组织由社区书记、村支书和双方当事人参加“面对面”调解会,摆事实、讲道理、说法律,双方心情平复许多,小生产队答应支付水泵租赁费100元给冯某印,并签订调解协议书,一桩矛盾纠纷当场化解。

“我们荣盛家园社区‘有事来聊·莘情调解’调解工作室本着‘谈心说事’这个原则,立足‘倾听您的心声·解决您的烦恼’,通过弹好‘说、商、办、评’四部曲,给当事人一个说事拉理的平台,然后因势利导,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从而维护和谐有序的邻里关系!”人民调解员田广记介绍。

“司法所在我们社区设立了‘有事来聊·莘情调解’调解工作室,派驻了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专职调解员,平时村民心中有了不平事,第一时间就来工作室诉说,人民调解员再通过巧妙而专业的方法为村民解开心疙瘩,久而久之,村里和谐有序、村民和睦共处、村风崇德向善,工作室‘调’出了我们村民的幸福味!”李改环感慨地说。

2022-09-2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829.html 1 “聊”出心里话 “调”出幸福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