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插上幸福成长的翅膀
——冠县店子镇联合校新学年工作综述
■ 刘敏 郝俊义
充满书香、童真、童趣,让学校变成一个让学生流连忘返的地方,这是冠县店子镇联合校校长郭安桥的教育情怀。
新学期,新课标落地。站在一个新的起点,郭安桥带领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续写着店子教育的历史新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的学年,店子镇联合校继续发扬逢一必争、逢冠必夺的精神,励精图治、团结向上,奋力出彩向未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开创新局面,谋划新篇章。”郭安桥郑重承诺,为孩子们插上幸福成长的翅膀,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重德育抓习惯创特色
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中小学幼儿园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郭安桥心里特别清楚,对学生们来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店子镇各校各园坚持抓养成教育,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当作落脚点。
其中,店子镇中心小学、张固小学等学校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训练与班级评比相结合,建立了周评价表,实行日记录、周汇总、月评比制度,开展了“习惯养成小明星”“路队小标兵”“卫生小标兵”等评比展示活动。
在店子镇联合校,各学校均制定了以“十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十个好的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双十习惯养成目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逐步系列化、规范化。学校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一切可利用的阵地,努力营造习惯养成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日积月累中提高。
店子镇联合校结合冠县教体局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安排,积极立足自身抓特色,通过特色促发展。中心小学的七彩阳光校本课程与学生常规习惯养成并举;化村小学、张固小学将书法艺术与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特色项目;东大小学将梅花拳、狮子舞引进校园;当铺小学灵芝文化与乡村小农场巧妙结合;里固小学注重查拳文化的传承。
结合“双减”工作,各学校根据本校师资团队、区域优势,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结合课后服务、快乐周三、才艺展示周、文艺汇演等,将校本课程融入日常工作中。
立足教研 夯实教学
为教师成长构建立体空间
“周一当铺小学教研,周二中心小学赛课……”这是联合校语文教研员沙蕾的工作汇报。
店子镇联合校特别注重教研工作,要求联校全体成员在每周例会时把本周工作进展、参与教研管理等情况集中汇报。
不仅如此,学校教研情况还通过公共邮箱、微信群等及时向全体师生公开,晒出每个工作日所做工作。
为让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店子镇联合校细化了教学常规规范,明确了候课、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的要求,让教师教研有了风向标。所有参与教研的教师,都有记录、有收获、有提高。
“随堂听课”不间断。联合校和学校采取随堂推门听课的方式,听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指导、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骨干教师上精品课,青年教师上研究课,在赛课、评课、议课、磨课中促进教师成长。
如何让学生参与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教案、有效作业,促进有效反思?店子镇联合校各学校将以上问题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各教研团队全员参与,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掀起教研教改新高潮,通过示范课、评优课、练兵课、公开课、同课异构、单元课教学探讨等方式,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今年,店子镇联合校先后召开6次镇级现场会,为各校搭建起交流发展的空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在镇级现场会上,与会人员观摩常态公开课后,对学校教案作业、课堂教学等现场评议,亮出自己的看法,提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等。
“镇级现场会促进了各校自我加压、主动发展,推动全镇教育工作水平提升,对优化常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档次起到了促进作用。”联合校分管业务的副校长李子军说。
学校建立起教师培养梯队,实施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不断创造机会、搭建舞台,培养属于学校的名师,为教师的成长建构更多的立体空间。
店子镇联合校通过“课题研究、青蓝工程、校本培训、课堂练兵”等活动,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辖区先后有十几位老师获评市级教学能手,其中张文宁老师入选山东省乡村教师重点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