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教育成就师生出彩人生
——冠县烟庄街道联合校凝心聚力抓好特色教育
■ 刘敏 张红燕
5所小学,60多个教学班,冠县烟庄街道联合校的3000余名小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别具特色的多彩教育。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让教师成长、让学生成才、让学校发展,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下,烟庄街道联合校把多彩教育作为学校全面育人新目标,融入教育教学之中。
千人千面,烟庄街道联合校开展的多彩教育,目的是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新时代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尊重学生个性
营造沉浸式多彩育人氛围
多年来,烟庄街道联合校全面夯实常规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县前列。
自2020年,联合校领导班子经过细致研究和充分调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确立了“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办学宗旨,明确了“立德养习、博爱博学、因材施教”的多彩育人新目标。
两年来,联合校结合多彩育人新目标,以“因材施教、润物细无声”的多彩育人形式,开展了“以环境浸润,养学生正气”“以多彩课堂,提学生能力”等活动,形成了各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教育格局。
如今,烟庄中心小学的养成教育、民族小学的和美教育、义村小学的幸福教育、赵辛庄小学的爱心教育等,让每位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尊重,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
“立德养习、博爱博学、因材施教”,烟庄街道联合校围绕这一多彩育人新目标构建了学校的思想文化。
烟庄中心小学从“爱祖国、爱家乡、孝父母、尊师长、讲文明、守礼仪、升好旗、唱好歌”入手,打造学校的德育文化,从“走直线、拐直角、排好队、做好操、读好书、写好字、洗好手、吃好饭”入手,打造学校的行为文化;赵辛庄小学将《三字经》《古诗词》《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悬挂在各个楼层走廊墙壁上,为学生创造了优良的人文环境;民族小学将“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校风,“启迪智慧、陶冶心灵、长善救失、成人之美”的教风 ,“和悦奋进、日新行远、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学风,让每位师生都牢记于心,不忘初心、奋力前行,构成学校的精神文化。
开发多样化校本课程
打造学子成长新生态
烟庄街道联合校围绕“夯实文化课、强化音体美、快乐第三天”的多彩育人工作思路,结合各小学的特点和教师特长,立足课堂,延伸课外,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烟庄中心小学开发设计了20多种课程,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其中乐器社团、书法社团和创作社团表现尤为突出,古筝表演《沧海一声笑》、葫芦丝合奏《映山红》等多个节目,在全县“六一”儿童节文艺展演中获得一等奖。
各个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多彩平台,丰富了学生心灵,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特色课程的开设,充分挖掘了师生的潜力,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我,也让学生找到了自信、点亮了梦想。
上好校本课程,学校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烟庄街道联合校以“教学研究”为载体,创设教研氛围,从日常教学的问题入手,有组织、有目的地抓住教师教学中的多发问题引导教师思考,开展团队合作,探讨解决途径,优化解决办法,引领教师实时参与、人人参与。
为解决民族小学、宋村小学等教学点没有平行班级、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研内驱力不足等问题,联合校教研室创新教研模式,精心组织片区教研,在大单元备课模式研究上走在了全县前列。
自2020年以来,烟庄街道联合校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30余篇,4个市级立项课题顺利结题,董秀敏等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县级教学能手,30余名教师在市县优质课评选中获奖。教研模式的转变,成绩的取得,成功激活了教师教研内驱力,打造了师生成长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