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添泥土味 更加接地气

——走近我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 本报记者 曹天伟

本报通讯员 李道广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控规编制过程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注重民生优先、阳光规划、科技赋能,让控规增添泥土味、更加接地气,有效提高了控规的含金量和可实施性,实现了从过去单纯的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跨越。

民生优先

“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

教育是百年大计。几年前,聊城一度出现幼儿园“短缺”,小学、初中、高中“紧张”的局面,群众对此颇有怨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土地要素保障入手,确保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的“规划落位”。仅8.25平方公里的体育公园片区,就规划幼儿园17所、小学4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业教育学校1处,总占地31.71公顷。

“规划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按照这一理念,我市控规编制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环境等问题,做好“一老一小”“菜篮子”“米袋子”等国土空间要素保障,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

在交通方面,香江片区控规贯彻“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增加支路,打通断头路,疏通丁字路,道路网密度由4.85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7.1公里/平方公里,让梗阻的交通“微循环”逐步畅通起来。

阳光规划

“集思广益纳良言”

群众有所盼,规划有所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开门搞规划、上门听建议,开展“情满自然·规划走基层”活动,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

“规划走基层”,目的是推动规划主管部门和编制单位多到一线、多到现场、多到基层,查找规划的缺点和不足,尽最大努力减少遗憾和败笔。在“规划走基层”活动之香江片区控规编制对接会上,古楼、新区、闫寺三个街道的社区书记、主任畅所欲言。针对华府社区负责人提出的青年渠南侧没有道路及新纺街与振兴路交叉口东南角老旧楼房需要改造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控规编制团队研究后,当场答复:“青年渠南侧可以增设人行步道,老旧楼房改造在城市设计中按城市更新对待。”

对社会各界的呼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梳理、及时反馈,合理的予以采纳,不合理的进行解释,确保“件件有着落、条条有回音”。

科技赋能

“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

整合2008年以来的全部遥感数据,形成相对完整的时空影像数据库;升级原有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应用自然资源“一张图”,整合6大类、25中类、164项数据服务资源……在控规编制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注重科技赋能,不断提升控规编制和管理的科技含量。

随着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的发展,规划编制也可以“长眼睛、长翅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充分利用卫星影像图的基础上,还利用无人机实时拍摄场景资料,有效弥补卫星影像图的不足。针对片区控规大区域规划业务,无人机航摄可以对规划范围进行全区域覆盖,获取有效自然环境信息,对农田、果园等进行可视化识别。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方面,针对约30km^2项目,利用传统测量工作方式大约需两个月时间,利用无人机航摄可将工期缩短至10天左右,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2022-10-12 ——走近我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9759.html 1 增添泥土味 更加接地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