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
■ 王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推动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法治公安建设总目标,牢固树立“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坚持深化执法责任和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五项工程”,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落到实处,为推动全市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党的领导,实施“政治领航”工程。市公安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工作,印发《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22年全市法治公安建设工作要点》,高标准落实法治公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成立“一把手”负责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警种部门分工负责的局面。
坚持人民至上,实施“群众满意”工程。聚焦主责主业,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聚焦便民利企,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证通办、全天通办“四个通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坚持公平正义,实施“规范警务”工程。深化执法责任体系改革,梳理《聊城市公安系统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构建职权法定、权责一致、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执法责任体系。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建立“市—县—所队”联动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对执法办案全流程全环节全覆盖的执法监督。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执法巡查60次,案件巡查覆盖率达100%,整改反馈率达100%。
坚持依法治理,实施“法治强基”工程。围绕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稳步推进公安地方立法工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谨慎办理涉企案件,强化案件审核,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围绕提高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法治功能,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涉稳风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从严治警,实施“人才提升”工程。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健全完善党委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等制度,提升领导骨干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突出法制民警“专业队伍”,调整充实228名专兼职法制员,充分发挥法制员和法制民警在规范执法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突出一线民警“绝大多数”,深入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执法培训,全市公安机关共有227名民警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作者系聊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二级高级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