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擦亮民主法治金招牌
——高唐县琉璃寺镇琉璃寺社区走访记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杨洋
近日,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公布,高唐县琉璃寺镇琉璃寺社区上榜。面对沉甸甸的荣誉,社区“法治带头人”范玉庆感慨颇多。在他看来,取得成绩的关键是坚持党建引领,让群众成为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角。
11月7日,走进琉璃寺社区,只见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党员联系卡”,上面有结对党员的联系方式和微信二维码,村民们用手机扫码即可表达心愿诉求。在“红色琉璃服务驿站”,不仅张贴有“镇长热线”、民生诉求二维码,还设置了充电桩、打气筒、雨伞等便民服务设备。
“我们打造了‘10分钟服务圈’。村民到镇里赶集、办事时,车子没电了、轮胎没气了,或者天气不好,驿站都能提供方便,遇到急事还能通过‘镇长热线’寻求帮助。”社区党委书记李世民说。
点滴变化背后,还有社区党委对民主规范建设的不断推进。“过去,村里开会,人很难聚起来,即便是在一起也不融洽。”李世民回忆道。近年来,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推进村务公开规范化,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村里环境美了,服务也更好了。”村民马桂红说,“我们没事就去信息公开栏看看,多了解了解社区的事。”
“家长里短别在意,邻里纠纷伤和气,抬头不见低头见,只要进出总相遇。凡事看开少挑理,友邻得以永延续……”这是范玉庆创作的打油诗。
范玉庆不仅是大家信赖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还是奔走田园的“大诗人”。酷爱写作的范玉庆,把一项项政策编成了通俗易懂的打油诗,利用“村村响”和他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的“老范播报”账号进行宣传。村民张成刚说:“老范的打油诗很接地气,我们爱听爱看。”
“党法清明,治国固邦,赞太平盛世;家规严谨,教子成栋,弘良序民风”“公平息诉怨,正义止纷争”……在琉璃寺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一副副法治楹联挂在墙上。“中心每周都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前两天还开展了法治楹联专题创作活动。”村民周桂香介绍。
在琉璃寺派出所的指导下,范玉庆还发起组建了老范巡逻队,义务开展平安巡逻和政策宣讲。每当夜幕降临,队员们就会穿上反光警示马甲,拿着手电筒等装备巡逻。
今年3月的一天,队员焦方明与两个队友一同走在田埂上,田间的新绿掩映于夜色中。“不好!”焦方明突然看到远处有火光,在夜色中格外显眼,他马上给老范打电话说明情况。老范接到消息后立刻联系派出所,并第一时间赶赴着火点。
“火太大,别离太近!去下风向远一点的地方挖沟形成隔离带。”范玉庆娴熟地指挥调度。几分钟后,派出所干警赶到现场,火情很快得到控制。
“在‘10分钟平安圈’里,村民晚上遇到紧急情况,很快就能找到平安志愿者。”范玉庆说。
“我们在本地‘梨花绽放’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在每个自然村打造‘10分钟梨花文明圈’,志愿者将可以提供的服务项目予以公开,进行亮牌服务,最终形成‘乡村振兴服务圈’,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李世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