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间地头解纠纷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王德卫
都说“侵地边”是农村最棘手的事,可这样的事却在莘县人民调解员手中得到快速化解。
“特别感谢咱调解员,帮着我们两个村解决了耕地边界问题……”11月18日,妹冢镇谭庄村党支部书记谭长立握着人民调解员刘春法的手,不停表达着感谢。
原来,谭庄村旁是店子村,两个村的耕地相邻,平时两村村民都是互帮互助、友善相处。可就在不久前,谭庄村村民谭某在准备耕种小麦时,认为店子村村民王某“侵占”了自己10厘米宽的地边,便与其理论起来。两人没说两句话,便开始大声争吵,引来两村的群众围观。村干部现场劝说未奏效,事态一触即发,眼看就要大打出手。
此时,正在邻村提供法律服务的调解员刘春法和赵章柱闻讯赶到,简单了解了前因后果,立即制止双方的吵闹。“你们都是庄乡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样闹解决不了问题。要是打起来,轻则住院花钱,重则要负刑事责任!”刘春法说。
随后,刘春法和赵章柱便组织村干部拿来账本,现场为他们理清土地亩数和边界。他们一边认真查看账本,一边丈量土地,一遍、两遍、三遍……最终确认,地界线应向谭某地里推进10厘米。
在看到账本和亲身参与测量后,谭某心服口服,接受了新确定的地界线。调解员为双方栽好石标,谭某和王某及两村干部均表示认同。一桩纠纷,经过调解员的不懈努力,很快便得到了化解。“今后,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扎根基层,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解决矛盾纠纷。”圆满化解该案后,刘春法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