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退缩,拼命上”
——聊城市肿瘤医院全力救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 文/图 梁丽姣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医院接诊量攀升,我市迎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住院高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监护室成为主战场。
1月13日,笔者来到聊城市肿瘤医院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一线,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日常,记录他们白衣为甲、直面病毒的点滴故事,感受他们守护生命的医者大爱。
“人少,科室也得转”
走进市肿瘤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沿着走廊从东走到西,两侧病房内的床位饱和。病床上躺着的,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有借助氧气管输氧维持正常呼吸的,有趴在病床上俯位通气的,病房内咳嗽声此起彼伏,护士们步履匆匆地穿梭在各个病床间。
2022年12月22日,市肿瘤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内40余张病床无一空位,科室医护人员却因陆续感染只剩7人在岗。3名医生,4名护士,医患之间数量悬殊。“人少,患者得收,科室也得转。”科室主任吴长刚坚毅地说。但此时的他,也没能躲过感染。体温在38—39.6℃之间反复,吃上退烧药就到门诊坐诊,坐完诊再到病房继续值夜班,只能见缝插针吃口饭。
高负荷的工作加重了他的症状,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不断,像是要把肺咳出来一般,在同事的劝说下,他去做了CT——肺上有多发片状影。“实在不行就回家休息休息,输点液。”“没事,不用。”相对于为患者诊治的一丝不苟,自己的病情,他却总是轻描淡写。
1月13日早上8时,吴长刚在病房交接完后,来到呼吸科门诊坐诊。这时,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等候看诊的患者中不时传出阵阵咳嗽声。打开诊室门后,看诊的患者接二连三。“一天下来,就诊量能达到百余人,比之前增加了2到3倍。”吴长刚说。
下午5时,走出门诊室,他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到其他病区为一位重症患者会诊,紧接着又回到病房,这时的他已满脸疲倦,说话有气无力,但遇见患者时,还是会故意提高音量,面带微笑询问病情。
“不敢歇着也不能歇着,医护人员都倒下了,科室怎么运转?住院的患者怎么办?就像是在战场上打仗,只能毫不犹豫往前冲,谁处在这个位置上都会这么干。”从感染初期至今,吴长刚从未缺席过一天。在他看来,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多么伟大,只是一名呼吸科医生的本职与担当。
“每个人都支撑到了极限”
相较于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病房的喧杂,ICU重症监护室外显得格外寂静,机器的嘟嘟声和医护人员步履匆匆的脚步声清晰可见。在这里,一台台医疗仪器维持着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患者的眼神中充斥着对疾病的无助和恐惧。
“11个病重,6个护理人员,白班加夜班坚持上,发烧39.5℃仍然在岗,苦苦支撑着科室的运转,仅仅是为了身上的责任,科里每个人都到了极限。”2022年12月23日晚上8时36分,市肿瘤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杨翠红发了一条朋友圈,这样艰难的日子,他们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市肿瘤医院举全院之力增援ICU,但病人也在相应的增加,“ICU患者最多时达到25人,这是从未有过的。”杨翠红说。
急危重症患者增多,护理人员减少,让ICU的运转陷入困境。在岗的护理人员每人都身兼数职,承担着4到5人的工作量。“人员太紧张,而且都是带病上岗,随时有身体不适的,没办法提前排班,只能当天早晨现统计,早晨经常接到同事病倒的电话。”杨翠红坦言。即便发着高烧,身体不适,她也从未离开,“有人实在坚持不住时倒下了,我就得立刻顶上去。”
“护士长,我症状好些了,明天把我排上吧。”“没事,我还能坚持。”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护理人员都在尽全力坚持着。“还有的发着高烧坚持值班,晕倒在了病床旁。”……说到护理人员带病奋战在一线的艰辛,杨翠红几度哽咽,心疼得直抹眼泪。
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特级护理,医护人员都会格外仔细。ICU的患者病情发展快,随时都有抢救的可能,护理人员需要随时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几乎全程都是小跑,一刻都不停歇。为了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医务人员需要为患者开展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一次至少需要5名医务人员才能完成。“每个患者至少每两个小时变换一次体位,这对带病上岗的护理人员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ICU副护士长朱高伟说。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没有人喊苦喊累,他们拖着病躯守护着患者,默默无言地支撑过一个个日与夜。
“病床容量扩展了5倍”
人员力量欠缺,医疗设备、床位不足……这些都是市肿瘤医院亟须解决的难题。在保障普通科室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市肿瘤医院坚持“全院一盘棋”的理念,打破学科、科室和病区之间的界限,全院统筹扩容救治空间,全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呼吸科新增2个病区,增加60张床位,儿科、妇科、结核科、肿瘤科等科室将百余张空余床位全部转移给呼吸科,用于目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救治,床位从最初的几十张增加到将近200张,容量扩展了5倍。”市肿瘤医院医务部部长许婷婷介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通常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医院一边动态调配,一边加紧采购,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增加了10余台。”
住院患者人数上升,为保障住院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市肿瘤医院成立3个专家小组,带队专家实行包楼包片巡诊,对住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每日会诊,同质化治疗方案,提高重症患者救治质量。
结核科二病区主任段月庭所负责的病房,也有20余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他们大多是新冠合并结核病。由于医院人手紧张,1月10日,段月庭执行完特殊防疫任务后,没歇一天,直接到科室上岗。
“目前ICU患者都在慢慢好转,我们医护人员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一切都在向好发展。”看着病房忙碌却有序的景象,市肿瘤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元明说。
“不退缩,拼命上。”这是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最真实的写照。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每个人都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承担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无论性别年龄,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医者仁心护佑着群众健康,用身体力行诠释着敬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