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娘家人 做实暖心事

——于集镇总工会获评全省“十佳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 本报记者 岳殿举

1月30日,走进度假区于集镇中心街旁的一处院落,一股和暖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情暖心田聚人心,心系职工办实事”的标语饱含浓浓深情,爱心妈妈小屋、职工书画室、健身房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彰显满满关怀。这里是于集镇总工会职工之家,用职工的话说,这是一个提升素质的“课堂”,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一个陶冶情操的“家园”。

2020年,于集镇总工会创新形式发展农民工入会,在全省成立了首家乡镇灵活就业人员基层工会。该创新项目入选2020年全省30项工会改革向基层延伸试点项目,并荣获2019—2020年度全省工会工作创新奖。2022年12月,于集镇总工会职工之家荣获全省“十佳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称号。

扩大覆盖面

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于集镇灵活就业人员联合基层工会成立后,最大限度吸收从事季节性打工、个体经营、网店经营等工作的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工会,并积极对接辖区内企业,建立入会农民工台账和用工信息数据库,搭建起企业和农民工双向需求的桥梁。

目前,全镇已有1200多名灵活就业人员加入该工会。两年来,于集镇总工会已帮助160余名农民工解决就业问题,帮助9家企业解决招工问题,充分发挥了“牵线搭桥”作用。

“有了工会,我们就有了‘娘家’。”入会当天,于集镇于集村村民于明伟激动地说。

拓展阵地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于集镇充分利用镇文化站便利的位置优势和科学的空间布局,投资165万元建成了集“会、站、家”功能于一体的职工之家,整合设置了灵活就业人员服务中心、爱心妈妈小屋、职工书屋等14个功能室,基本可以满足全镇职工会员的各项活动需求。

于集镇总工会切实发挥职工之家阵地作用,每月至少举办一次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农作物种植技术、互联网创业技术等多方面知识,提高了农民工的科技水平,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

细化服务

让职工感受“娘家”的温暖

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让职工深刻感受到“娘家”的温暖,是职工之家的职责所在。

于集镇总工会构建了工会帮扶工作组织框架,成立了职工帮扶服务队。去年,于集镇总工会先后开展各类帮扶活动35次,筹集帮扶资金5万余元,帮扶60余人次。

寒暑假期间,于集镇总工会利用职工之家托管教室,每年举办职工子女寒暑期托管班,配备专业辅导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为职工提供子女托管服务,解除了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受到了广大职工会员的广泛好评。

“职工之家的建立,不仅让广大农民工有了‘家’,也通过解决职工会员遇到的难题,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于集镇总工会主席赫玉成说。

2023-02-01 ——于集镇总工会获评全省“十佳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4776.html 1 当好娘家人 做实暖心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