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活水 润良田
——我市水利部门护航春季生产有序开展
■ 文/图 本报记者 夏旭光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冬小麦返青灌溉关键时期即将到来。2月3日,记者在位山闸改建现场看到,180多个混凝土搅拌桩已经建好,如同整装待发的士兵;几台挖掘机正在紧张工作,运输车来回穿梭。在位山闸改建现场右侧,一条从黄河连接原位山闸的新修渠道里正缓缓流淌着黄河水。
“这条导流明渠长约383米,底宽30米,引流量大于80立方米每秒,能够满足引黄供水要求。如今,我们已经完成导流渠、一期钢板桩围堰临时工程,混凝土灌注桩以及铺盖段水泥土搅拌桩正在进行。”正在施工现场的聊城黄河河务局位山闸管所所长李辉说。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是国务院今年重点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作为首批开工建设的位山引黄闸是山东段22座改建涵闸中工程和投资规模最大的涵闸,已于2022年10月正式开工。
位山灌区作为全国第五、黄河第二、山东省最大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负责全市10个县(市、区)89个乡(镇)的大部分耕地。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规划计划科负责人张传刚介绍:“针对位山闸改建期间引水能力不足的现实,市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主动作为、超前谋划,立足抗大旱、长抗旱,工程改造和供水管理两手抓,提前完成闸前380米导流明渠。我们还积极推动临时移动泵站建设,增加20立方米每秒引水能力,全力以赴防春旱、保春耕、促丰收。”
位山灌区利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和现代化改造项目资金,先后实施闸后30公里骨干渠道下落改造和15个分干支渠泵站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灌区输配水条件;加强工程维修养护,筹集资金400余万元,提前完成渠道护砌635米、渠道清淤7.7万立方米、衬砌维修13520平方米等,确保春灌期间灌溉渠网安全畅通;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开源与节流并重,计划与调度并举,采取拉长引水时间、超前引蓄、轮续灌结合、井渠和多水并用等措施,优先供往边远高亢地区,强化错峰错时用水管理,确保全灌区均衡受益;充分利用数字灌区体系,提高测量水精度和输配水效率,推进节约用水、高效用水。
当前黄河来水较往年偏少一成,位山灌区积极争取,提前近2个月开闸引水,引蓄水至沉沙池、灌区骨干工程和末端坑塘、沟渠等,做好水源储备,目前已引蓄水3300万立方米,增强水源保障能力。春灌期间,位山灌区将加强指导用好水,全力确保农业灌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