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
分布式光伏赋能绿色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项目运用远程集控、智能感知、智慧决策等多项创新技术,探索尝试浮体位移监测系统、组件自动清洗系统、无人机巡检、驱鸟装置等先进技术;水面光伏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浮箱+支架式漂浮光伏系统、单晶硅双玻电池组件、组串式逆变器固定在浮体上……2月13日,记者从位于东昌府区堂邑镇的国能聊城202兆瓦水库光伏发电项目了解到,光伏组件安装在水面上,可遮蔽阳光,助力水产养殖。同时,水的蒸发冷却可降低光伏组件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组件工作效率。
当前,分布式光伏正在成为城市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力。今年,东昌府区积极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多元化发展光伏建设,以东昌府区入选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为契机,重点利用已建成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屋顶、居民住宅屋顶等各类资源,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创新光伏分布式利用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光伏小镇和光伏新村。
东昌府区大力推动“集中式光伏+”模式。聚焦“光伏+”工程,促进光伏提质升级;结合农业、渔业、养殖业等,因地制宜建设农光、渔光、蓄光等“光伏+综合利用”示范区,推动光伏发电与农业、渔业、养殖业等融合发展。支持能源企业利用自由工业场地、园区、废弃厂房等可利用土地,积极推广“光伏+工业”模式;结合“生态环境治理、农光、渔光、养殖业+光伏”等模式,探索与旅游业、休闲颐养产业等融合发展,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聊城发电运营分公司厂区光伏项目、晶科电力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东昌府区智慧农业教育光伏综合示范项目等为依托,打造“光伏+产业”东昌府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