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好声音“润”民心
■ 本报记者 张琪
本报通讯员 陈晓丽
“您好,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吗?我们村想邀请你们到实践站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月27日,临清市老赵庄镇王集联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张庆打电话说。
自老赵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成立以来,宣讲团成员们经常接到电话、微信、短信邀请开展党的理论宣讲。老赵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选拔优秀教师、党员、机关干部等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志愿者53名,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宗旨,以打通理论宣传的“最后一米”为目标,积极创新理论宣讲形式,“五结合”绘就宣讲“同心圆”,让理论宣讲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
“集中+小微”让理论宣讲更灵活。在集市、树林、文体广场,通过“马扎上的宣讲团”开展“微宣讲”,拉近群众距离。在老赵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集体学习、交流心得,让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大手+小手”让理论宣讲有传承。通过培养小小宣讲员,让孩子们站上社区、校园的宣讲台,用孩子特有的语言讲故事、讲理论,向同学们及辖区居民传递爱党爱国、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美德+信用”让理论宣讲劲头足。老赵庄镇建立美德信用积分超市,凡是积极参与理论宣讲活动的志愿者、群众均可获得美德信用积分,在美德信用超市兑换心仪生活物品,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为创建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打好基础。
“文艺+宣讲”让理论宣讲润民心。老赵庄镇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优势,组织开展“一月一村一场”文艺演出,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宣队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和接地气的宣讲方式,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线上+线下”让理论宣讲全覆盖。组建“飞燕传音”线上宣讲团,利用村村响、微信群、在线直播等方式进行宣讲,让党的理论政策听得见、看得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网格党支部开展线下学习,进一步增强宣讲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线上线下宣讲,让理论宣讲吹响乡村振兴新号角。
老赵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将继续进机关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开展分类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宣讲,在全镇营造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浓厚氛围,让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