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赤松茸撑开“致富伞”

在茌平区菜屯镇双河新村,村民们忙着采摘林下种植的赤松茸。(资料图)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阳春时节,春风拂面,随着气温的回升,田野里萌动着勃勃生机。

“再有十来天,这些赤松茸就能长出来了。”3月10日,茌平区菜屯镇韩庄村村民韩相峰和韩玉夫轻轻拨开覆盖在土壤之上的麦秸秆,指着即将露出“小脑袋”的赤松茸说。

2020年6月,经过前期考察和论证,菜屯镇政府引导林海新村、菜屯新村等4个新村党委领办了4家农业种植合作社,带领全镇30个村发展林下赤松茸规模化种植。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该镇形成了“沙地种树—木材旋切—木料种菇—基料还林”的绿色产业循环,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赤松茸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在市场上被视为高端食材。经过几年的发展,菜屯镇赤松茸种植规模已超300亩,每亩年增收5000元左右。赤松茸种植,为菜屯镇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赤松茸的种植不仅带动了菜屯镇经济增长,还为周边乡镇的“银发族”带来就业岗位。赤松茸采摘季正好和农忙时节错开,让这些“银发族”闲暇时间不仅可以挣钱还能锻炼身体。“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很多体力活也都干不了,采摘赤松茸一天能挣100多元。”韩相峰说。

由于新鲜赤松茸的冷藏保鲜期只有7天,菜屯镇便投资引进了烘干机,还建起了冷库,一时销售不完的新鲜赤松茸可制作成干货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烘干后的赤松茸不但可以将营养成分完全锁住,还增加了保存时长,更方便储存、运输及食用。

为将赤松茸产业做大做强,菜屯镇计划打造具有较高辨识度的特色产品包装,推动“菜屯林下赤松茸”特产化、品牌化,通过统一设计包装、注册自主品牌、召开推介会、组织采摘活动等方式提高赤松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该镇正在开拓赤松茸等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市场,着眼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鲜品、干品、酱菜等不同类型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2023-03-1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6882.html 1 林下赤松茸撑开“致富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