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孔繁森精神
■ 孙玉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孔繁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部分,孔繁森身上体现的无私忘我、一切为了人民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已成为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已成为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孔繁森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将继续并将持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推进学习和弘扬孔繁森精神的日常生活化和常态化。构建常态化机制建设,不仅要形成思维的常态化、工作方向的常态化,还要形成制度措施的常态化。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培养遵循文化自觉意识。提高对孔繁森精神传承的重要性的认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教育阶段入手,将学习孔繁森精神纳入教育机制,使学习和传承孔繁森精神贯穿于整个学校阶段。
建立完善的传播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宣传氛围。将传承载体与丰富内容密切结合,了解当前社会状态下受众对于孔繁森精神传播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从传播主体到传播内容再到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体将孔繁森精神输送出去,从多个层次、多个渠道达到全面及时的育人效果。
构建多元传播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协助、群众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孔繁森精神的传播和弘扬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但是只有官方的发声是不够的。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发动群众是弘扬传播孔繁森精神的重要渠道。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在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提高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孔繁森精神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以通过开设培训课程、举办公益讲座等方式提升市民媒介素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孔繁森精神的价值认同,使每个聊城人都以孔繁森为荣,为自己生活在孔繁森的故乡而骄傲,自动自发地传播孔繁森精神,同时成为传播活动的受益者和传播成果的共享者。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既能形成传播合力,还能确保传播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正确,是提升孔繁森精神传播的有效路径之一。
我们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全面优化孔繁森精神的传播策略,切实提升传播质量与效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新时期孔繁森精神微传播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LCZYR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