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邂逅“诗和远方”

■ 文/图 本报记者 吕晓磊

3月19日,市民赵冉更新了一则朋友圈,“放慢脚步,享受书香带来的慢生活,把日子过成诗的模样。”配图是自己在一家书店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书、咖啡与窗外的绿树红花相映成趣,颇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每个周末,我都要拿出一天时间充盈自己的精神生活,逛书店、博物馆,看电影和各种演出。前些天,我去保利剧院看了舞剧《蓝·印》和黄绮珊的演唱会,月底我还要去看‘雁飞留声’——额尔古纳乐队20+年巡回演唱会。”90后的赵冉很喜欢这种被文化浸润的生活。

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休闲意识也日益增强。闲暇时光,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我和闺蜜约会,常常选在一些装修得比较有情调的书店。在那里,我们可以一起看书、喝咖啡、买文创产品。”市民方芳喜欢在书店里和好友消磨时光。

不仅是年轻人,72岁的陈光明也喜欢“泡”书店。陈光明坦言,他很喜欢看人文地理方面的书籍,退休后,住在新华书店附近的他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书店里无障碍、零门槛的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让陈光明忍不住感叹:“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现在不光吃喝不愁,平时无论是想看戏、看书,还是想跳舞锻炼,都方便得很!”

夜幕降临,恒大名都小区的小广场热闹起来。璀璨的灯光把四周照得通明。跟着音乐节拍,人们扭腰、踢脚、甩头、转身,不一会儿,就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广场舞方阵。

广场舞是老百姓生活的鲜活缩影,动感的音乐、欢快的舞步,展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近几年,很多市民不再满足于坐在屏幕前被动地欣赏文艺节目,他们开始走出家门到广场上舞起来、唱起来,让自己成为文艺活动的主角。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文化休闲已成为人民群众实现自我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为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我市各类文化场馆和团体也纷纷推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的文化消费,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充实、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读书有去处,活动有场地,健身有器材……一个个文化惠民举措,让我市广大城乡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福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2023-03-2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7291.html 1 在家门口邂逅“诗和远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