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进群众的心窝里
■ 本报记者 崔崴
3月20日,暖风习习,柳枝吐绿。东昌府区沙镇朱庄村西头河边的堤路上,东昌府区驻村第一书记邓学福和队员们正在栽植树苗。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不到半天时间,100多株树苗全部栽植完成。
“我们根据上级安排和群众诉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动村民义务植树。利用本村田间地头和河边堤路等空闲地方,共植树120余棵。”驻村工作队队员孟庆才说,“植树的好处太多了,不仅绿化美化村居环境,还能保墒保湿,改良土壤。从长远看,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
“以前我们村只有一条两米宽的小路,杂草丛生。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为我们修了柏油路,宽敞平坦。”村民张路英走在崭新的马路上,难掩内心激动。
驻村工作队队长邓学福说:“之前,朱庄村的环村道路年久失修,存在晴通雨阻的情况。为彻底改变环村道路通行不便的情况,去年,我们积极协调建设资金,为朱庄村新修建了三纵三横6条柏油路,现都已建成通车。”
“朱庄村东西长、南北短,全村200多户基本分布在两条东西大街上。这几年人居环境整治,村里全部改用垃圾箱收集垃圾,然后统一运走处理。后来有村民反映垃圾箱离得远,倒垃圾不方便。我们及时调整垃圾箱布局,同时增加垃圾箱数量,原来离垃圾箱远的群众,现在倒垃圾也方便了。”驻村工作队队员唐华峰指着大街上的垃圾箱说。
“工作队同志可没少操心。”村党支部书记郑宪昌介绍,朱庄村是有名的韭菜种植村,全村韭菜种植面积有600亩,年产量达到45万公斤。为帮助菜农销售韭菜,工作队争取上级资金169万元,在村里建立电商中心。现在村民不出村就可以把韭菜卖到全国各地,销售价格也越来越高,种植收益显著提高。
工作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要把问题想在群众前头,工作做在群众心里。”邓学福说,2020年10月,工作队进驻朱庄村,把‘四进’工作与中央部署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针对农村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等民生问题,征询群众意见建议,掌握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能就地解决的就尽快协调解决。对不合理或暂时不能办理的事项,做好反馈和政策解释工作,确保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