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美起来
■ 陈晓菡
我在鲁西一个小县城中长大,县城离农村爷爷的家有20多公里的距离。在时常回去探望爷爷的二十多年时光里,我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农村正悄悄发生喜人的变化——变得更美了,更适合居住了……
残破不堪是爷爷的农家小院小时候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那时,红砖平房似乎是农村的标配,爷爷家的虽说也是红砖平房,却四面漏风,从屋内四周的墙顶上能看到外面的天空。冬天睡觉,脸上感觉结着一层冰,我只好把头裹到被窝里,闷得难受却也只能忍着。爷爷的院子里有一棵巨大的老槐树,槐花盛开时,小院溢满了香甜的气息,算得上是这里最美的一点亮色了。
六年前,爷爷的小院落进行了彻底翻新。室内铺上了瓷砖,屋顶也进行了改造;室外的墙面刷上了米黄色的外墙漆。紧接着,空调、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天然气……这些曾经让农村人不敢想的便利设施陆续入驻了小院,爷爷的心情也愈发舒畅了。他在小院内南墙边上,开辟出了约30平方米的空地,栽上一棵桃树和一棵葡萄树。树下也经常撒些蔬菜种子,生菜、豆角、白菜赶着时令生长,随采随吃,新鲜的口感美妙得很。特别是在初秋的傍晚时分,爷爷、爸爸会把饭菜端到院里的石桌上,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再看着那晚霞一点一点退去,聆听树叶沙沙的耳语,透过叶隙欣赏那斜阳洒落在地上的斑斑点点,嗅着泥土的芳香,那种沁人肺腑的感觉让人飘飘然。
夜幕降临了,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小星星。这里的星星似乎远比城里的星星多又亮。远处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吠,夜间的昆虫也开始游荡,偶尔还有荧火虫提着灯笼在院中转悠。
参加工作后,虽然忙了些,我却更愿意抽空回老家去。节假日,一家人驱车前往爷爷家,沿着平坦的水泥路,看着街道两旁越来越多的两层小楼,心里很畅快。推开爷爷家的大门,乡间悠闲的美景一下子映入眼帘,沁人心脾的田园香气扑鼻而来,让人顷刻投入到自然的怀抱中。当然,比田园气息更醉人的是爷爷的笑容,他一脸慈祥,眼里透着满满的爱意,温暖如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