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阿推进黄河生态走廊建设
本报讯 (记者 曹天伟 通讯员 程亮) 5月31日,记者从东阿黄河河务局了解到,东阿县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绿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联动保护三大工程,统筹河道水域、岸线和滩区生态建设,保护河道自然岸线,完善河道两岸湿地生态系统,建设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
实施绿化建设工程,为廊道建设增绿添彩。加大淤背区种植力度,科学制定植树方案,改善淤背区土壤质量,开发淤背区种植5709亩林带,包括经济林1636亩、绿化美化树1433亩、生态林2640亩;自主开发千亩生态林场,种植有栾树、黄栌、美国红枫、榉树、紫叶李等品种苗木6万余株,打造了多链条、多板块、多品种、多色彩、独具特色的黄河百里生态长廊。实行种苗、栽植、管护、抚育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林场管理办法,建立绿化长效管护机制,对管护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树有人植、林有人管、责有人担。
实施标准化管理工程,为廊道建设拓展空间。突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生态廊道建设、黄河文化保护三者深度融合,全面完成重点堤防和险工、防汛仓库、标志标牌全线提档升级工作,先后打造了艾山卡口地理标志文化园、东阿黄河法治文化广场、李营险工文化广场、东阿黄河“法润自然、绿水青山”宣传区、东阿黄河河务局禁毒主题公园。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为6个黄河基层管理段配齐无人机、防汛会商系统、单兵巡查设备,在东阿黄河险工、控导、堤防安装视频监控及应急照明设备154处,安装LED照明灯110处。加强安全管理,设置95个生态保护公益性岗位,协助处理防洪工程沿线卫生,维护良好工程面貌。
实施联动保护工程,为廊道建设保驾护航。东阿黄河水政监察大队坚持每周开展河道巡查,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县河务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率先建立东阿黄河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县河务局、法院、检察院等9部门率先启动黄河生态环境资源执法与司法联动联席机制。坚持上下游、左右岸联动,联合阳谷、东平、平阴、齐河、长清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开展跨区域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联席会商、信息互通联络,对交叉河段内防洪工程、两岸涉河项目等进行检查,加强信息对称和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实现河道巡查无盲区、无死角,率先建立跨区域水行政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强有力的执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