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田”打出“高产粮”
■ 本报记者 林晨
“折算亩产611.2公斤,比周边地方每亩多产100多公斤。由于我们使用了智慧种植系统,生产成本较低,前前后后加起来,一亩地能多收入二三百元。”6月9日,在茌平区乐平铺镇河东村40亩“智慧农田”内,茌平区乐丰源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思建计算着今年的收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马思建口中的智慧系统,是一款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农业系统。2021年,马思建与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该系统,利用遥感卫星,每5到7天就会将所拍摄的监测地块卫星图片反馈到数据中心,与数据中心的原始建模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做到播种前分析土壤成分,播种后分析作物长势,并把田间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反馈到手机系统,为农田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这套系统能对土壤进行地力评级,可以让追肥更精准,不仅节省成本,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马思建说。此外,他使用了“水肥一体”浅埋滴灌技术,实现全生育期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相比传统耕种方式,该模式让每亩地节省10公斤肥料,与漫灌相比,能节水30%。这套设备只需一个人操作,人工成本更是大大减少。这样核算下来,这40亩地能节省成本5600多元。”马思建说。
近年来,茌平区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一批规模化、专业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为农户开展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实现了专项服务标准化、综合服务全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