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亩荒地变身酥梨园
■ 本报通讯员 张清强 李东成
6月的冠县大地,林茂果丰。在清泉街道,通过村党支部领办种植合作社,260亩闲置土地变身酥梨园,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共赢。
“单纯靠种自家那点地,想要富起来太难了。”东三里庄网格党支部书记张炳法介绍,东三里庄有村民1600名,人均耕地不足2分,土地闲置不少。与其紧挨的三里韩村、吴家村也是这种情况。
2021年,冠县开始大力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要求村庄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此时,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团队在冠县历经十余年精心研究培育的山农酥梨也取得成功。3个村党支部一拍即合,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3个村紧挨的260亩闲置土地盘活,发展酥梨种植。
林果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发展酥梨种植难度可想而知。果不其然,在清场之初便遭遇“拦路虎”——部分村民不同意流转土地。清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栋介绍:“我们反复斟酌,拿出了合理方案,前5年按每亩800元价格承租,5年后再根据市场行情进行调整,并承诺梨树最终归村民所有,以后征迁,梨树的补偿金也是村民的。”
完成清场等工作后,村集体拿出50万元,用于修路、架电、建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入股村民分别签订5年合同,约定梨苗钱由入股村民先支付。有了收益,首先把村民购买梨苗的钱返还,然后再按投资比例分成。
“桃三杏四梨五年。酥梨后年才能挂果,目前收入主要靠林间栽种的蜜薯。”张成旺此前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村里有了合作社后,他第一时间入股。“梨树从栽种到销售,全程都有专家指导,只要好好干,收益肯定比打工强。”张成旺信心满满地说。
“清泉街道距离县城近,发展乡村游区位优势明显。”清泉街道党工委书记高秀龙介绍,该街道将积极借鉴成功经验,把酥梨园打造成集观光采摘、亲子农趣、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园,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带动乡村游,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