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临清贡砖 富了几多人家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马永伟
“出窑时温度在100多摄氏度,要在窑顶先开个小口,再慢慢敞开。有经验的窑工,在开窑的那一刻心里就有谱了,哪些是蓝火砖(最高标准的砖)、哪些是标准砖(中档砖)、哪些是腿子砖(次品),一目了然。”6月13日下午,在临清市魏家湾贡砖文化传播展示基地,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传承人赵庆安带记者走进一个刚刚扒掉拦火筒不久、待出砖的窑内,从窑的底部往上望去,一层层刚刚烧好的青砖错落有致地堆放着,窑顶的洇水口有阳光照进来,像极了电影里的镜头。
“码窑是个技术活儿,窑码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砖烧制的质量。”每天在窑厂里穿梭,看配土比例、木材消耗、磨砖进度、磨砖质量……开窑厂十几年,这是赵庆安最喜欢做的事。
不同于普通砖厂的机器轰鸣,占地几十亩的窑厂整洁而有序,一垛垛烧好晾晒的青砖整齐排列着,像一排排卫士守卫着十几个砖窑。这里的贡砖烧制还保留着最原始的人工技艺和古老程序,烧窑延用的仍是木头烧制方式,“木头烧出来的火大而柔,烧出来的砖成色好。”赵庆安说。
赵庆安总说自己“一根筋”,从小在窑厂边长大,爷爷和父亲都曾在窑厂工作,小小年纪的他将祖父两辈对临清贡砖的坚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对临清贡砖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若皇居所用砖,其大者厂在临清,工部分司主之……运至京师。”长大后了解了临清砖和北京的渊源,他就动了烧砖的念头。于是,“建一座窑厂,让临清的砖再进紫禁城”成了赵庆安的执念,也支撑他孤注一掷地建起了窑厂,潜心研究临清贡砖的烧制技艺。凭着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2014年,临清生产的第一批试用砖运抵故宫,并再次惊艳了紫禁城。
2021年12月,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文物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向赵庆安的临清市魏家湾贡砖文化传播展示基地颁发了北京市古建筑青砖材料基地的证书。“临清的砖,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临清。”数百年前,临清的贡砖撑起了一座紫禁城,现如今,坚固如昔的临清贡砖再次将古都的历史稳稳托举,临清贡砖和北京的“情缘”得到延续,赵庆安觉得压力更大了。“只有保证青砖过硬的质量,才能守住老祖宗留下的‘临清贡砖’这个牌子。”赵庆安说。
当天,61岁的赵庆林正在窑口前忙碌,加柴、看火,燃料采用的是赵庆安从附近家具厂收来的榆木下脚料,砖坯入窑后,要烧十天、焖五天,这是前辈们总结出的烧制经验,“大家一年干七八个月,每人平均能挣五六万元。自家地里的活也不耽误。”赵庆林和赵庆安来自同村,从2009年起,他就在窑厂烧窑。该基地的100余名工人都是周边村民,他们跟着赵庆安端起了“砖饭碗”,成为临清贡砖产业链中的一环。
曾“撑起一座皇城”的临清贡砖,不仅与故宫再续“情缘”,也走出了一条传统工艺的振兴之路。2022年6月,临清贡砖成功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魏湾镇也大力发展贡砖产业,兴建了兼具贡砖研发成果发布、研学培训、贡砖产业拓展、乡土文化旅游休闲、非遗保护等功能的贡砖文化产业园,延伸了产业链条,开发了砖雕和文创产品,设立了研学游基地和青少年课外实践基地,借助研学游、科普体验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帮助更多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